新华网8月7日电 (刘映)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将不断上升,大量心血管住院患者还在增加,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8月7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针对最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进行解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润霖院士表示,面对严峻的心血管病发病形势,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很重要。
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心血管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呈明显上升态势,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
报告显示,目前,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高血压患者2.7亿,卒中患者至少700万,心肌梗死患者250万,心力衰竭患者450万,肺心病患者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00万。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心血管病。
高润霖表示,在心血管病死亡率方面,2013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其中,从2009年起,农村人群心血管病死亡率就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原因主要在于近年来农村人群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健康生活方式方面认识不足。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增加使得疾病负担日渐加重,目前已成为中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
多种因素导致心血管病高发
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代谢综合征等成为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专家表示,由于遏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需要一定的“时间窗”,今后十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面对严峻的心血管疾病的负担和挑战,预防窗口需要不断“前移”。
报告显示,高血压是心血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从115/75mmHg开始,随着血压的增高,心血管病的发生发现也随之增加。根据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每年由于血压升高而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高达200万,每年直接医疗费用达366亿元人民币。高润霖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因此,高血压防控要从儿童期开始。
而来自中国多省市心血管危险因素队列研究对30000名35-64岁人群的10年随访研究结果表明:吸烟是急性冠心病事件、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吸烟与被动吸烟是中国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可预防危险因素之一。
近十年来,我国人群的超重、肥胖率也呈进一步上升趋势,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也明显增加。而肥胖与儿童高血压也有密切关系。
其中,不合理膳食成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之源”。中国家庭健康调查显示,居民总能量摄入呈下降趋势,但一些膳食特点明显不利于心血管病的预防,如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减少,脂肪供能比呈明显上升趋势,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明显增加。钙的摄入量虽有增加,但平均摄入量也仅达到推荐量的一半左右。食盐摄入大大超标,蔬菜水果摄入较少,维生素C摄入不足。其中,青少年食用西式快餐的比例明显增加,是造成青少年膳食不合理的重要因素之一。膳食结构偏向西方型的青少年,罹患肥胖、高血压的风险明显升高。
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遏制糖尿病流行
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全国范围内的糖尿病患病人数急剧增加、血糖达标的困难以及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密切关联,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糖尿病的预防对降低心血管病并发症风险的影响。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光伟教授介绍,我国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是世界上开展最早、历时最长的生活方式方式干预糖尿病的研究。该研究20年跟踪随访表明,生活方式干预不仅长期降低了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而且减少了威胁生命的心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这种长期临床获益为生活方式干预作为遏制糖尿病流行的公共卫生措施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