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国资委通报41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通报中,多家央企下属单位纪委书记、一把手“带头”违规情况屡见不鲜。
===央企下属单位纪委书记、一把手“带头”违规为何屡见不鲜?===
长期存特权思想 从而漠视各项纪律规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各个单位的纪委书记、一把手,既要按照职责要求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又要在落实纪律规定上模范带头,发挥好引领作用。
在国资委近日通报的41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例中,发现有多家央企下属单位纪委书记、一把手“带头”违规,说明一些单位的纪委书记、一把手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不仅没有履行好自身职责,落实好各项纪律规定,反而起到了影响极坏的负面作用。
一些单位纪委书记、一把手“带头”违纪违规,反映出他们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落实纪律规定上心存侥幸,更暴露了他们身上存在着严重的特权思想,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游离于纪律规定的约束之外。>>
专家:“与两个根本性弊端有密切关系”
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接受记者专访,剖析了央企腐败的深层原因,解读反腐难点,判断反腐趋势。他认为,央企腐败问题频发,“与两个根本性弊端有密切关系”。
“第一个弊端是央企的权力结构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合为一体,过分集权于‘一把手’,形成绝对的权力,易导致绝对的腐败。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权力的含金量空前增大,权力寻租的机会空前增多,而权力结构却并未改革,加之监督不到位,一些央企成为腐败的重灾区。”
第二个弊端是“央企仍然采用了党政机关等级授职制的选人用人方式,而不是市场化地选择经营者的用人体制”。 >>
===国资委"批量通报"震慑了谁?===
告诫领导干部:守住了底线,就是守住了政治生命线
反腐始终在路上,央企下属单位不是“特区”, 央企的纪委书记、“一把手”更不享有“特权”, 权力腐败的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央企。从制度上而言,一些企业负责人无视企业监管制度,监督流于形式;从思想上来说,一些央企干部以“老板”自居,党的观念淡漠,主体责任不落实,只抓经营不抓党务,只抓发展不抓反腐,客观上纵容了腐败。近年来落马的官员中,大多数都过着“双面”人生,他们精心设计的“致富路”,终究是一条不归路。诸多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吗?
正人必先正己,领导干部守住了底线,就是守住了政治生命线。我们的领导干部要用“三严三实”拉紧底线,“一把手”更应以身作则,时刻对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守住底线,依法行政,方能不负党的嘱托和人民的期望。 >>
各单位纪委书记、一把手:真正把党风廉政责任担起来
“徒法不能以自行”。对违纪现象放任不管,就会助长不正之风;对少数不守规矩的领导干部惩处不力,就会有更多的人铤而走险去仿效。领导干部特别是单位的纪委书记、一把手,要认清自身职责,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消除特权思想,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带头严格遵守纪律、执行规定,时刻提醒自己、管好自己,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时,对纪委书记、一把手,要加强监管、严格监督,拓宽监督渠道,只要发现违纪问题,就要对其予以严肃惩处,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始终保持“零容忍”的态度。
“板子不打到身上不感觉疼”。惩处和通报一把手、纪委书记违规,把“板子”打在违纪领导干部身上,是落实从严治党的体现,可以形成有力震慑,以儆效尤。广大领导干部要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真正把党风廉政责任担起来,把良好形象树起来。>>
===央企系统反腐提速步入高压态势 旨在“标本兼治”===
无论是中纪委专设国资监察室、派驻央企专职纪检负责人,还是国资委专项巡视,以及向央企派驻纪检组试点,央企系统反腐的高压态势逐渐形成。
尤其从今年全国两会闭幕的那一天起,国企反腐陡然提速。查处腐败是手段,倒逼改革是关键。国企反腐过程中查处的腐败根源,将是国企改革的动力与方向。从体制机制、监督管理上找原因,完善制度,细化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改善经营管理、突破利益固化,为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提供参考,对于在经济新常态下把国企做大做强更具深远意义。
“拔草除根,标本兼治!”,推动国企健康发展,这也是对2015中纪委央企巡视的更高要求。
2015年中央第一轮巡视首次全部针对央企
羊年伊始,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名单公布,26家央企成为进驻单位。这表明,央企正在成为重要的反腐领域。
在中央纪委此前五轮巡视中,共有14家国有企业曾纳入巡视,其中包括中石化等12家国资委监管央企、1家中管金融企业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1家文化类央企中国出版集团。
2015年,更大范围的央企反腐席卷而来。
春节过后,2015年中央第一轮巡视对象确定为中石油、中移动、国家电网等26家央企,为中央巡视首次全部针对央企。>>
7家央企密集换帅 均进驻过巡视组
至此,包括“三桶油”、“两辆车”在内的7家副部级央企,在4天内完成换帅。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轮央企密集换帅期间,5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二次会议。会议强调要着力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激励干部勇挑重担。>>
国资委建央企反腐新机制:盯紧“一把手” 杜绝“灯下黑”
强卫东说,今年国资委纪检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快推动中央企业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国资委将开展向中央企业派驻纪检组试点工作,改革企业纪律检查领导体制,强化对企业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按照中央纪委的部署,国资委纪委正在抓紧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也在部分中央企业组织试点,各中央企业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向国资委纪委报告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情况。同时,要结合企业实际,积极推动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
中纪委专设国资监察室
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管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行)》等文件,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党委和纪委的监督,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落到实处,为反腐工作做出制度安排。
在此之前,中央纪委已将原第一纪检监察室调整为第五纪检监察室,专门负责联系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并且已经安排13个专项巡视组重点巡查央企国企。>>
央企纪委书记专职反腐
面对腐败案高发,央企纪检监察机构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媒体注意到,在113家央企中,纪委书记或纪检组长身兼数职的情况很普遍。强卫东坦言,有的央企纪委书记分管了别的业务工作,存在越位、错位、不到位的现象。
“国资委党委已经明确,5月1日前,必须落实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不分管其他业务的要求,确保专司纪检监察。”强卫东说,央企纪检监察机构要突出反腐主业,重点查办发生在兼并重组破产、产权交易、资产评估、投资决策、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等重点领域的腐败案件。
国资委:开展向中央企业派驻纪检组试点工作
强卫东要求,要着力抓好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开展向中央企业派驻纪检组试点工作,抓好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把三中全会决定第36条落到实处。(文/卢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