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4月4日电(记者袁慧晶)据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梅联华介绍,在中国古代本有两个传统节日:一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主要用于指导农耕﹔一为寒食节,旨在扫墓和缅怀亲人。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在时间上相隔不远,后被合二为一。合并后的清明节与其它节气不同,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梅联华说,在民间传说中关于清明扫墓的源头有两种:一则故事讲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他去世后朝廷却没有为之盖庙,于是百姓在寒食期间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后朝廷自省措置不当,正式附祭诸葛亮于刘备庙,但寒食野祭的风俗却已经形成,并演变为各人祭扫先人的坟墓。另一则故事则称寒食扫墓的习俗与寒食节同时形成于春秋时期,都因纪念隐士介子推而起;介子推为春秋时期晋国人,因“割股奉君”及“隐居不言禄”而深得世人怀念。
如今,我国各地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各有不同,但常见的做法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很多地方已变挂烧纸钱为鲜花祭扫。
梅联华指出,其中祭祀的程序最为关键,一为寄托哀思,二为与先人相感。扫墓时,人们携带各类祭品到墓地,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表示此坟尚有后人,最后再叩头行礼祭拜。此后一家人围坐聚餐饮酒;也可放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相关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可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环状戴在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