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的一些全国政协委员也是顶尖的科学工作者。他们期望通过完善处于实验室体系最高一级的国家实验室,增强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双周协商座谈会已成为全国政协的一张“金名片”,所讨论的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俞正声主席每次都出席并讲话,显示了座谈会的分量之所在。
委员们认为,国家实验室作为国家级战略性、综合性研究平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重要国家战略,也是中国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在各种创新中,原始创新无疑是最核心的。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原始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而从事前沿基础科学研究的国家实验室,在原始创新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目前的实验室大致可分为校级/所级、市级、省/部级、国家重点和国家实验室。2003年11月中国正式批准筹建5个国家实验室,加上之前已建成的4个,第一批确认和筹建的共9个。
2006年12月,科技部召开国家实验室建设工作通气会,决定扩大国家实验室试点,启动海洋、航空航天、人口与健康、核能、新能源、先进制造、量子调控、蛋白质研究、农业和轨道交通等10个重要方向的国家实验室筹建工作。
国家实验室在实验室序列中等级最高、数量最少、投资最大,往往代表了一个国家相关领域的最高科技水平,其定位就是要以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基础研究、竞争前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生具有原始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
全国政协一直重视国家实验室建设工作。在召开本次座谈会之前,全国政协教科文体委派出多个由重点提案人、关联提案人、提案主办单位科技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及部分科技界政协委员组成的专题调研组分赴山东和辽宁,深入科研院所、高校和高新区等地深入了解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并报送了国务院。
一些科学工作者认为,国家实验室目前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在创新研究方面也较突出,在铌钛物理超导、分子科学和纳米技术、光电材料和先进材料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在机制改革方面也做了尝试。
然而,国家实验室筹建运行以来,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王梅祥参加了8日的座谈会。在2014年的全国两会上,王梅祥提交了一篇《关于全面深化国家实验室建设改革,提升我国科研原始创新水平的提案》,引起了全国政协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最终成为本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议题。
他指出,国家实验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和与依托单位的关系尚不明确,对国家实验室建设的财政支持机制尚未建立和健全,及国家对部分国家实验室的财政支持力度欠缺等问题,制约了国家实验室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8日的座谈会上,一些委员建议,要重视国家实验室的建设,这对基础研究、多学科交叉重大攻关具有重要作用;要对国家实验室进行准确定位,总结好第一批筹建国家实验室工作的经验;在准确定位和第一批国家实验室验收的基础上,提供稳定的财政支持;要明确国家实验室的管理办法,对资金使用和管理、人员流动等有明确规定,使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走上正轨;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科研经费的结构性调整、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等问题,加大基础研发投入,提供经费保障。
座谈会上,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和中国科学院的相关人士与委员们互动交流,就他们的一些建议给予了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