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从一座半淹移民城市,到辐射区域的三峡新城;从产业虚空的经济洼地,迈向生态涵养发展高地……重庆万州,这个三峡库区最大移民城市,借力长江经济带战略,在社会重构、产业重建中“涅槃”、“崛起”。
告别发展阵痛 重构城市、社会生态
万州,素有“川东门户”美誉。三峡工程实施,万州搬迁26.3万人,占三峡移民总量1/5。蓄水后,繁华商区被淹,大批企业关停,城市功能严重残缺,经济社会陷入“阵痛期”。
“移民迁建后,全力再造城市功能、重构社会生态的艰巨任务摆在了我们面前。”万州区长白文农说。
完善老城功能,万州机场、铁路、长江大桥、环湖滨江大道等“城市经脉”相继贯通;会展中心、体育场、科技馆等大型公用设施陆续投用;一批聚集人气、商气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运营;优化新城布局,城市拓展区高标准配套商贸、金融、教育、文化等功能……万州变大了,城区面积从12平方公里扩展到57.6平方公里,人口增至84.6万。城市呈现出江、山、湖、港一体的宜居气象,涌现出百亿级商圈。
更难的是社会重构。为解决一些移民聚居区远离城区,交通、商业配套难衔接,移民生活、就业难等问题,万州编织起社会保障网,引导功能设施、市场资源聚集“造血”。
双河口街道近年通过低保、养老保险和医保等应保尽保,布局一批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及商贸市场,发展环境、社会生态明显改善。
聚力生态涵养发展 迈向产业经济高地
迁建中,万州九成工矿企业关停破产。为破解产业空虚,万州近几年借力国家扶持政策,瞄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口支援省市等大力承接产业转移,一批技术、劳动密集型项目先后落户万州。去年,万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86亿元。
如何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重庆所实施的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将三峡库区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为万州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按照生态涵养发展,‘面上保护、点上开发’要求,确定了两条主线,一是集约发展,以经开区为‘主战场’;二是重点打造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白文农介绍。
在万州新田镇,一座日处理能力8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即将投用,每年将上网6700多万度电;总投资240亿元的神华万州港电项目,则将发电和煤渣回收制新型建材结合起来。在万州经开区,规划年产10万吨的生物柴油项目,投资上百亿元的污水、废气、餐厨垃圾、面源污染治理等环保装备产业正加速兴起,将服务于整个渝东北。
融入“长江战略” 库区“大城”崛起
今年10月,由郑州至万州的郑万铁路获批,建成后,万州将成为西南进出中原、华北的重要铁路结点。目前,万州已开通成都——万州——上海的铁水联运集装箱班列,累计装卸1.2万标箱。还开辟了西安至万州的货运专列。
三峡库区通航条件最优的万州港也在加紧扩建,吞吐能力将增至4千万吨。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启动,万州正加快拓展水、陆、空大通道,发力枢纽经济,向库区“大城”迈进。
“三峡工程是万州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长江经济带建设则为万州‘腾飞’提供了第二个重大机遇。”万州区常务副区长李中武说,万州拥有长江上游独有的全年可通行5000吨级船舶的良港,建成和规划了“八高八铁一空一港”的立体交通网,融入“长江战略”后,必将成为联接西南、西北向东物流的枢纽。
“不久的将来,万州工业园区过半产值将与港口相关,自西向东的煤炭、钢材、大宗农产品,沿江而上的进口大豆、矿石等都有望在此中转、汇集、加工转销,万州将真正呈现‘万帆竞发、万商云集’的‘大城’景象。”李中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