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外商投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推进剂,如何让外商“留得住”,与“引进来”同样重要。11月13日,在重庆市外经贸委举行的“重庆市涉外法治环境企业座谈会”上,长安福特、五十铃、肯德基、宜家等15家外资企业,直面相关部门领导,反映发展中的困扰。重庆市外经贸委当场提出10项举措,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企在渝深耕。
政策咋落地盼“及时雨”
会议一开始,最早进入重庆的外商合资企业之一,长安福特代表率先表明感受最迫切的困惑。这位企业代表谈到,作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进入海外市场打拼多年,在国际法律方面游刃有余,然而,由于不同国别在制定标准上不一,加上地方企业缺乏地域上的优势,不能快速清晰把握政策,“反而更担心与国内法律遭到冲撞。”
她表示,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曾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汽车行业的法律法规,最快的法规即将于明年1月实施,但由于没有涉及到具体操作细则,企业至今不知如何落到操作层面。“在新的政策发布之后,就如何铺开,怎么实施,需要法律政策的制定方能对企业进行普及,解疑答惑。”她建议。
外资企业中介机构上海和华利盛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代表也反映,“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审批程序较为繁多”,希望过程能进行精简,提高透明度,同时,在政府网站上,对各级审批备案希望有明确清晰的流程指南,最好定期进行更新。
简化手续留住人才
“目前不少外资企业的高管都是外籍人士,他们在就业、居留方面的手续办理环节希望缩减。”宜家家居代表提出,希望能提供出入境审批便利,给予外籍高管长期居留许可。
“比如,目前宜家重庆店店长是一位外籍人士,在办理工作签证之前,需要办理齐就业许可、就业证、涉外单位备案、涉外人员备案以及居留许可等多个环节,并且每年还要重新办理一次,这让出差频繁的他,常常因为签证的缘故,而无法成行。”
“在外企中,不乏很多留学生,随着经济逐渐发展,他们开始倾向到有潜力的西部地区就业。”参会的另外一家企业代表表示,然而过来之后,这些人才发现在休假制度、项目申请等配套方面,与东部地区相差很大,难以习惯,最后又返回东部寻找工作机会。“西部地区起步稍晚,需要一定时间去追赶东部地区,但我认为,政府应更加主动。”该代表建议称,比如,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关怀,让人才不仅引进来,还留得住。
十项举措鼓励外企扎根
重庆市外经贸委副巡视员曾诚表示,外商投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推进剂。如何让外商留得住、过得好,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容忽视。
据统计,截至目前,重庆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已达到5000多家。截至到去年底,累计有230家500强企业入驻重庆。
对外贸易方面,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全市进出口达735亿美元,增长55.1%,外资企业占重庆全市进出口总额的42.8%,贡献近“半壁江山”。
面对现场企业反映的问题,曾诚表示,将继续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推进行政公开、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和简政放权。具体内容如,由重庆市外经贸委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变更事项,只要不涉及省级商务主管部门以及以上管理权限的,由企业所在地审批机关负责人审批和管理。简化1000万美元以下的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区县一级审核简化为备案制。此外,还探索加工贸易审批权下放区县,目前已与万州涪陵达成共识,正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改善涉外投资环境10项举措
1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
清理、简化审批环节,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改审批为备案。
3
提供入境审批便利,扩大面签,给予外籍高管长期居留许可。
4
清理行政事业收费,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
5
加快外籍人士生活区建设,增加国际航线、航班。
6
加强城市文明建设,打造文明用语,倡导遵守交通秩序。
7
支持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基层体验、挂职。
8
加强交通等基础建设管理水平,协调解决企业通勤问题。
9
进一步加强污染治理和控制,推行节能减排。
10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服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