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7月,重庆将有20余万名大学生毕业,毕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重庆高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结构是否契合?为何广大毕业生在面临“就业难”的同时,不少企业又陷入“用人荒”?10月27日,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发布《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与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追踪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首次分析了重庆高校专业设置与三大产业的匹配度,并提出二者协调发展的建议。
直辖后新增24种专业填补空白
截至2012年5月,专业种数增加到193种
据了解,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历时近一年时间,采用《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1998-2013)、《重庆市统计年鉴》(1998-2013年)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完成了此报告。
数据显示,直辖后,重庆普通高等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高校数量从1997年的22所增长到2012年的60所,本科院校由16所增至25所;在校生总数从8.4万人增至62.3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8%上升到34.1%。
此外,1998年重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种数仅104种,平均每个院校仅有12.8个专业;而截至2012年5月,专业种数增加到193种,平均每个院校拥有40.24个专业,其中24种专业填补了原来的空白。
“这说明,直辖以来,为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重庆专业数量持续增加,学科覆盖面大为拓宽。”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玲表示,尤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新增了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类等新增专业,有力地支撑了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三产业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
房地产、建筑、金融专业设置不够
统计数据也显示,2012年重庆三大产业结构比为3.1:66.3:30.6;其对应的专业设置比为3.6:32.8:63.6。“重庆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其中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与其对重庆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基本持平;而二、三产业的专业设置则与两大产业的贡献率不匹配,分别相差33.5%和33%。”李玲表示。
《报告》还详细分析了重庆各细分行业的人才供应与产业需求结构匹配度:其中,重庆信息传输、软件业等行业在2004年偏离度异常大,曾达47.73%,目前仍处于吸纳人才的状态。此外,租赁与商务服务业人才偏离度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与重庆交通、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有密切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重庆房地产业、建筑业发展迅速,但其所创造的财富价值速率远远超过为其供给的人才产生速率。”李玲指出,目前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这三个行业的专业布点数处于极不合理状态,这些行业人才需求大,而相应专业设置还不够。相反,重庆农、林、牧、渔业以及与地质勘查业等,则处于结构偏离度小而专业布点数多的不合理状态,可适当削减专业培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