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亦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同盟阵地。在那段岁月中,荷兰作为中国的盟友,也在重庆设立了驻华大使馆,其中,竟掩藏了一段跨越70年的中荷外交官的情缘。10月18日上午,这段尘封历史的“面纱”被荷兰籍的张克雷先生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进行的捐赠仪式上揭开。
“70年前,就是在重庆,高罗佩将这幅卷轴赠予我的伯祖张增福。”张克雷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说,此次他所捐赠的“宝贝”是他祖辈遗存的一件“博通南海”书法卷轴。为了追寻关于家族的历史,他从11年前起横跨多国,最终寻根来到重庆。那么,他的祖辈是何身份?高罗佩又是何许人物?卷轴的背后隐藏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战火硝烟中,中荷外交官结下跨国之缘
10月18日的捐赠仪式上,张克雷3岁的儿子张杰仁,在妻子郭婷婷的护佐下,活泼地站上椅子,将祖辈遗物递交到三峡博物馆馆长程武彦的手中,全场随即掌声与欢笑声一片。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长约140厘米、高约50厘米卷轴打开,从右至左的“博通南海”四个字映入眼帘。泛黄的卷轴最右侧书写着“增福先生惠存”;卷轴最左侧落有书写日期、落款及印章——“甲申春四月”、“荷兰高罗佩”。
高罗佩究竟是谁?据记载,高罗佩是荷兰著名外交家、汉学家、小说家,于1943年至1946年间,在荷兰驻华使馆任职使馆秘书和翻译。
据张克雷讲述,上世纪40年代初,其伯祖张增福在重庆供职于中国外交部东亚司。其胞弟,也就是张克雷的祖父张曾庐当时也在中国外交部工作。
张克雷在祖辈的日记中发现不少关于张、高两家在战争年代的逸事。高罗佩在重庆迎娶了妻子水世芳,1944年在重庆迎来了他们儿子的出世,此时张克雷的祖母富金铃也生下一子(张克雷的父亲),两家人经常相互帮助,交换婴儿用品,分享育儿经验。
“卷轴是伯祖张增福1944年离开重庆,前往美洲库拉索岛出任中华民国驻荷西印度威廉斯坦领事馆领事时,高罗佩亲手书写并赠予的告别礼物。”张克雷说,“博通南海”四个字的意思旨在颂扬张增福通晓东南亚地区的渊博知识,及其在外交工作的贡献。
而张、高二家的情缘并未止步于此。1945年战争结束前夕,张曾庐前往中国驻荷兰大使馆工作。一年之后,高罗佩全家也回到荷兰海牙,两家人再度续写了这段友谊。
放弃职业,追寻湮没在历史风烟中的家族史
10月18日,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勇出席见证了捐赠仪式。“刚才,当这个家族的曾长孙把卷轴递交给程馆长时,我心里非常激动。因为这不光是一件文物70年后回归故里,也是一个家族与重庆情缘的深情表达。”周勇激动地说。
“三年前我认识张克雷先生。当时,他在重庆大学当外教,教法律,同时在努力追寻其家族在重庆的历史。”周勇讲述,后来得知,张克雷毕业于著名的荷兰莱顿大学法学院,此前曾是一位优秀的律师。就是因为痴迷于对家族历史的追寻,他放弃了在香港收益丰厚的律师工作,从2003年专门到北京学习汉语,然后奔波于荷兰海牙、法国巴黎,以及北京、台北、重庆等地,查阅档案、考证文献、实地考察,最终还原了湮没在历史风烟中的家族历史。“他对重庆的热爱、历史的敬畏、学术的坚守,让我感动。”
目前,张克雷已举家定居重庆,周勇已邀请他加入“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这个团队,共同致力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同盟国在重庆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这段历史。
故事拍成纪录片将于月底全球播出
据悉,在2012年中荷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0周年之际,张克雷受荷兰王国驻北京大使馆之邀,撰写了记录荷兰外交使团在战时重庆活动的历史著作《旧日重庆中的荷兰影像(1938-1946)》,去年年底已由荷兰驻中国大使馆出版。
而今年,在迎接荷兰驻重庆总领事馆正式成立的时候,荷兰驻重庆总领事谭敬南先生提议,以这本书为基础,拍摄一部记录中荷二战时期关系和友谊的纪录片。周勇透露,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这部片子已经完成,即将于本月底荷兰驻重庆领事馆正式开馆之时向全球播出。“片中将以高罗佩与张增福、张曾庐为两条主线,还原过去几十年,他们及子孙后代人生轨迹在世界多个地方的相互交叠。”
记者了解到,高罗佩是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西方汉学家,在西方是一位寥若晨星的大师级人物,有太多文化、历史研究价值。为此,除了本次捐赠的“博通南海”书法卷轴外,三峡博物馆今年也向高罗佩后人征集了100余件(套)生前文物,包括他在重庆抗战时期,生活、工作所收藏的文房用品、家居、瓷器古玩等。这批珍贵文物“真容”预计将于11月底在三峡博物馆展厅与市民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