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园区,总面积达180万平方米,重庆曙光工业园已经成为我市最大的楼宇产业园区。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曙光此前并不是开发商,而是一家没有固定场地、搬迁了多次的小型印刷厂。深切体会到中小企业缺乏开厂办公的场地之痛,这家企业逐步转型,最终依靠为中小企业建设工业园区,实现做大做强。
1991年,汪官蜀从原单位下海,成立了一家名为曙光的印刷厂。和那个时代绝大部分民营小企业一样,曙光遭遇的最大难题之一,是找不到生产厂房。无奈,汪官蜀只能去郊区租赁农民的院坝,搭建起简易的工棚。
郊区道路泥泞而狭窄,运送物料极其不便,更麻烦的是,农民一旦需要使用自己的院坝,汪官蜀的工厂立即会被“驱赶”。从南坪到石桥铺再到江北大湾,1991年到1998年之间,曙光搬了两次家。
“每一次搬家都需要重新安装设备,不得不停产一段时间,相当于重新创业。”汪官蜀说,曙光没能发展成为一家大型印务企业,直接原因就是缺乏固定的生产和办公场地,搬家中断了生产经营的连续性,且造成较为严重的损耗。
1998年,曙光在江北猫儿石租赁到40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成印刷厂房后,还剩余一些土地。一些中小企业主找上门来,请求汪官蜀腾挪一些土地给他们。从中看到商机,曙光建设了几座标准化工业厂房用来出租,结果被一抢而空。
2003年,江北区以寸滩码头为核心,开始打造港城工业园。和猫儿石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同,港城工业园属于国有用地,有完整的土地产权,能够用于抵押融资。一批中小企业主兴致勃勃前往,希望能购买土地,自建厂房。但他们大多都失望而归,因为土地太贵,且对产出强度有较高要求,一般小企业既拿不出那么多钱,也达不到入驻的门槛。
此前在工业园区开发上小试牛刀的汪官蜀,决定做笔“大买卖”。他舍弃印刷生意,在港城工业园征地数百亩,开始分期分批建厂房。从2006年到2009年,他平均每年建成10万平方米厂房,通常建成即售罄。和一般厂房不同,曙光的厂房多为10层左右的楼房,密度大,占地少,价格相对低廉。这种后来被称为楼宇产业园的楼式厂房里,小企业只需要花费少量的资金用于购买或者租赁,就能开工生产。
此后,曙光又在巴南界石和两江鱼复组团,采用相同的模式开发低价的楼宇产业园。这种工业地产,尽管每平方米的利润只有200-300元,但由于总量大,不愁销路。据悉,近年来曙光的利润总额在3亿元以上,已经从当初的一家小印刷厂,成长为规模以上的大企业。
市中小企业局相关人士表示,中小企业进入园区集聚发展是大势所趋,开发楼宇产业园充满商机,希望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这个市场来“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