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关系每个人的生存环境。一项数据表明,近年重庆市主城生活垃圾年均增长率约10%,若不采取进一步措施,预计到2020年,主城生活垃圾日清运量将达到1.2万吨,可能发生“垃圾围城”现象。
处置好垃圾,从源头就进行分类至关重要。今年市政协四届二次全会上,市政协人资环建委集体提案便是《关于重庆市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几点建议》(以下简称《提案》)。7月31日,市政协就该提案进行了重点督办。
垃圾分类不理想
致回收运行成本高
提案指出,目前重庆市生活垃圾在收运处理过程中,仍存在对垃圾源头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缺乏统筹规划以及缺乏具体的作业标准指导和规范管理,分类不彻底,回收利用差,分拣作业不规范易产生二次污染,混合垃圾量大致使终端处理运行成本加大等问题。
垃圾分类在重庆市城市中已倡导多年,但效果一直不理想,街道垃圾箱上的分类标记几乎成了摆设。提案尤其指出,主城区居民自发地将经济价值较高的废旧物资,如金属、纸类、塑料瓶、玻璃等卖给废品回收站,或由回收人员上门收集,其他生活垃圾进行袋装化混合收集处理。这使得经济价值低的物资回收利用率低,资源回收不彻底。
提案者坦言,由于混合生活垃圾中有机物质含量高,容易在转运环节中产生渗滤液、蚊蝇和臭气等二次污染。同时混合垃圾中电池、灯管等重金属含量高的有害垃圾,会加大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的渗滤液处理难度,大幅增加运行成本。因此呼吁政府做好垃圾分类回收的工作。
避免“垃圾围城”,主城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事实上,随着城市化的拓展,城市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据了解,目前重庆市主城区生活垃圾日均收运量为6600吨,其中餐厨垃圾产量约3000吨/日。近年来,主城区生活垃圾年均增长率约10%,预计到2020年,在不采取减量化措施的情况下,主城区生活垃圾日清运量将达到1.2万吨。
而目前,重庆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为混合收集后直接运往焚烧发电厂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处理,分别占比60%与40%,基本能满足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届时,重庆市垃圾处理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
“垃圾分类势在必行。”市市政委相关人士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
2016年主城区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回收
如何有效地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市市政委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委正积极配合市政府法制办制定《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作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法律依据。同时,将统筹规划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设施,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设施。
今年,重庆市将在主城各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商场、农贸市场、大型楼盘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明年将在主城各区各选择一条街道或50个封闭式管理小区和散居居民点进行大规模试点。2016年起在主城区全面推广实施。届时,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将纳入城市管理目标进行考核。
相关新闻>>
垃圾都去哪儿了?
为了解目前重庆市垃圾收运处理现状、垃圾收运处理的整个流程,笔者于8月2日跟随垃圾收运人员,踏上了“垃圾都去哪儿了”之旅。
当天早上6点25分,笔者在九龙坡区南方花园C2区见到了来收垃圾的黄师傅。
黄师傅告诉笔者,他做这份工作已经十几年了,每天两点半出门,一直要忙到上午9点多钟才能结束。他一个人要负责十几个小区生活垃圾的收运,由于垃圾收运车较小,每隔两个或两个半小时,便要去二郎的垃圾中转站将垃圾倾倒一次。由于垃圾每天要收运两次,黄师傅下午2点到6点还要忙活一次,如果碰上垃圾中转站处理不过来,要排队等到8点多才能收工。
“夏天垃圾又多,加上天气大了,还臭得很,真的很恼火!”黄师傅说。
跟随黄师傅,笔者又来到二郎垃圾中转站,一下车便臭味扑鼻,让人作呕。笔者看到,正有垃圾车往站上的垃圾口倾倒垃圾,而垃圾已经漫出来了,黄师傅便不得不跟其他的垃圾车一起,等工作人员将现有垃圾处理掉后才能进行倾倒。
“我们一般处理一箱垃圾需要20到25分钟,如果遇上机器出问题,就需要半个多小时,那些来送垃圾的车就只能排队等。”垃圾中转站负责人介绍,“这些垃圾主要往两个地方运,一个是长生桥生活垃圾填埋场,一个是丰盛垃圾焚烧发电厂。站上共有8辆垃圾车,其中有3辆都是老旧车,一趟只能装12吨的垃圾,而新车一趟则可以装16吨,一辆车平均一天要跑4趟。夏天垃圾比较多,站上每天要运送的垃圾大概有300多吨。”
为了解垃圾是如何被处理的,7点40分,笔者又跟随站上运送垃圾的赵师傅一起来到了长生桥生活垃圾填埋场。车一进入填埋场内,往车窗外看去便是成堆的垃圾,像小山一样。在垃圾倾倒区,仅有两个倾倒口供垃圾车倾倒,后面的垃圾车像长龙一样排队等待着。每当有垃圾倒入,便有压实机来对垃圾进行碾压。
“我每天运送4趟垃圾,这已经是今天的第3趟了,再送一趟,就可以回家睡觉了。我们过的就是日夜颠倒的生活。”赵师傅说。
在回程的路上,笔者与赵师傅聊起垃圾分类的事情。赵师傅说这确实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但从个人来看,也许就是举手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