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山地和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90%以上,耕地地块普遍零碎,如何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重庆农业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
天道酬勤。近年来,我市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逐步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使重庆农业得到健康发展。
2156家股份合作社:联合农民抱团闯市场
近年来,为何我国有的农产品出现“滞销”,有的农产品价格出现大起大落?
专家认为:小农生产与大市场对接不顺,是问题的关键。
重庆是西部地区农业大市,农业规模较大。与此同时,重庆耕地资源却极其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仅1亩多,耕地质量不高,并且经营分散,发展现代规模农业,谈何容易?
对此,我市着眼于大库区、大农村、大山区的特殊市情,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紧紧围绕五大功能区总体规划,创新发展思路,统筹城乡资源,激活生产要素,鼓励和引导农户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村房屋产权以及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积极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
2012年,已成立7年的云阳县大果水晶梨专业合作社积极吸纳资金、土地等要素入股,改制为股份合作社。现有的117万元股金中,资金股有47.7万股,土地股有69.3万股。
有了充足的资金后,该股份合作社在县城附近流转了300亩土地和上千亩林地,种植果树、清水养鱼,发展观光农业。现在,这家股份专业合作社的1.2万户社员遍及云、贵、川、鄂等地。去年合作社入社成员户均从合作社产业发展中得到的收入是2737元,比未入社同业农户高1220元。
作为一种责、权、利更明确,更能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股份合作社在我市基层深受欢迎。去年底,这类合作社还只有1845家,到今年一季度时已增加到2156家。目前全市股份合作社成员中,农民社员占总数的98.6%,占主体地位;股份合作社也从传统的种植、养殖产业,延伸到加工、乡村旅游等多个产业。
与此同时,我市的农民合作社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市农民合作社达到1.9万家,基本覆盖我市所有农业产业;入社成员297万户。通过合作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改变了过去分散小农经营的格局,提升了农业效益,提高了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对接水平。
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有效地推动了规模化生产,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全市区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608家,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利益连接机制,以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利润返还和股份分红等方式,吸纳960.7万人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
作为专业大户的“升级版”,家庭农场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对完善和提升家庭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等具有重要作用。到去年底,我市家庭农场已有9419个,其中年收入最高的已超过200万元。
签1份合同:“跷脚老板”只等收获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小规模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将共同构成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
在当下许多小规模经营户劳动力出现老龄化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这些农户的生产效率?近年来,我市逐步摸索出解决这一难题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今年,江津区永兴镇黄庄村村民张福琴没下过田,稻田里的秧苗却长得郁郁葱葱。“去年我把田拿给凉河公司代耕,每亩比自己动手要少花500元,再加上每亩增产150公斤,相当于1亩地多收入八九百块钱。”张福琴很满意这种当“跷脚老板”的耕种方式。
去年,根据张福琴与凉河公司签订合同的规定,由该公司提供“耕、种、收”全程服务,张福琴的两亩田,每亩只出了410元。秋收时,她收获了1360斤稻谷。
蔬菜种植是技术含量较高、劳动力强度较大的产业。在我市最大的“菜篮子”基地潼南县,菜农的耕作却日益“轻便化”:蔬菜育苗、耕地、管理技术都有专门的公司或服务队,菜农只需下个订单,到时就能拿到工厂化大棚育出的菜苗;打个电话,支付一定费用,就能获得相应耕种收服务。
“在我市,像全程代耕这种为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方式,使农民享受到低成本、便利和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解决了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的难题。”市农委负责人说。
现在,经营性社会化服务体系很受我市各地热捧。
据统计,去年我市有农机专业合作社800多家,其中有420家为农户提供“耕种收”的全程机械化服务,耕作面积约770万亩,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15年前的不足5%提升到36.1%。
植保也是我市提供社会化服务较多的领域。去年,我市各级财政共投入3600万元,专业化统防统治实施面积达到814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27.1%。
89.6亿元农业保险:新型经营者逐步迈上致富路
市农委对我市的一次摸底调查中发现,种植、养殖大户以及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发展生产投入很大。农业要面对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稳定这些现代农业发展中坚的收入?我市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为他们系上“安全带”。
去年,武隆县羊角镇青春村的蒋洪斌种了10亩玉米,只买了两亩的保险;今年他种的20亩玉米、10亩马铃薯全都买上了保险。“买保险花钱不多,但确实能减少损失。”蒋洪斌说。
去年县里刚推广农业保险时,蒋洪斌和村民半信半疑。玉米保额为300元,每亩需缴保费18元,农民只需出其中的25%——即4.5元,其余由政府承担。两亩地,蒋洪斌出了9元钱。
在去年6月的大旱中,武隆县25个乡镇、168个村玉米受损严重。蒋洪斌的玉米地,亩收成不足100公斤。灾情发生后,在市农委的支持下,人保财险迅速启动赔付工作,共赔付玉米9.7万亩,支付赔款521万元,受益农户达到2.3万户。
“两亩地得了153元的赔偿,基本上把种子和肥料钱收回来了。”蒋洪斌说。而其余的8亩地,种子和化肥投入则全打了“水漂”。
据统计,去年我市已开展的农业保险险种达24个,共计参保保额89.6亿元,参保农户130余万户(次)。险种覆盖了我市重点产业和重要区域的规模化经营,如规模养殖户的能繁母猪、奶牛等。与此同时,我市还在16个区县、295个乡镇开展了水稻、玉米和马铃薯保险各100万亩的试点工作,参保保额达9亿余元,参保农户约90万户(次)。
1.2万余名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顶梁柱”
农业现代化,最关键的还在人。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副业化、农户兼业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趋明显。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如何实现可持续,成为农业发展在新时期遇到的巨大挑战。
在万州区罗田镇三溪村,由于粮食的比较效益较低,全村的青壮年中,有80%外出务工。由于缺乏劳动力,好田好土种的农作物长势不佳。
2012年,39岁的向筑之回家照顾老人和小孩,流转了20多亩田种植水稻。去年,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他参加了区农广校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会了相关机械的操作方法。去年,向筑之又流转287亩田种植水稻,全程采用机械化作业。
“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当农民。通过培训我发现:正是别人不愿意做的行业,机会才会更多。”向筑之说,“我准备当一辈子的农民,但要当一个至少顶三个的新型农民!”
在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战略性的必然要求。
“这不仅有助于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快速形成、推进农业生产,还能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市农委负责人说。
近年来,我市尤其重视对农民的培训工作。在绿色证书、阳光工程等已有培训的基础上,去年我市又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安排资金2300余万元,在15个区县(其中包括3个部级试点),开展万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2万余名。
接受培训的农民主要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专业大户等农业生产中的“生力军”。而培训采用“点菜”的方式,围绕提升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让这些“生力军”成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农业“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