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离别的季节,校园里到处弥漫着不舍与道别。
重庆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韩啸又在朋友圈里“牛”了一次。
几天前,他发了一条消息,还链接了5张照片——这就是班主任送我的礼物。
“真用心!”“我也要!”连天津的、哈尔滨的,沈阳的小伙伴都羡慕不已。
不仅仅是韩啸,今年毕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66个学生都收到了一份礼物——写有古训的书法条幅。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班主任,叫唐沙。
为了准备这份礼物,唐沙花了2个多月。66幅行书条幅,在毕业之际送给那些被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学生。
手捧这样的礼物,很多同学眼眶都湿润了。
这份礼物已酝酿了近四年
6月10日上午,2014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二班的同学参加完论文答辩会,鱼贯走出教室。
班主任唐老师说:“大家先别慌着离开,我有一份小礼物要送给大家!”
什么东西呀?一个典雅的纸筒上面系着红色的丝带。心急的同学,迫不及待地打开。“哇,是一幅书法作品!”“唐老师的字这是‘盖’了去……”看着龙飞凤舞的字,大家议论纷纷。
其实,这份礼物,唐老师已经酝酿了近四年的时间。大一的时候,学古代文学的唐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论语》、《道德经》等经典文言书籍,让同学们空闲时静心拜读,汲取营养。上大二时,很多同学都跟唐老师交流自己的“论语心得 ”,这让唐老师喜上眉梢。于是他想,要在这批孩子毕业的时候把这段学习经历留下印记。每一个同学的秉性、气质不同,人生追求也不尽一样。唐老师不想像别的班主任那样写千篇一律的毕业赠言,于是他“谋划”着,从同学们熟悉的《论语》、《道德经》等经典中摘选一句,作为毕业赠言。
定制贡宣花两个月写成
进入大四,唐老师开始着手准备他的神秘大礼。如何送给大家呢?唐老师想过很多方法,比如,把班级日志出本文集,把他QQ空间的教育日志装订成册,再手书毕业赠言。最终,唐老师决定自己手书。常言道,见字如见人,这样同学们毕业后,看到老师写的字,也可以有个念想。
最后一学期开学前,唐老师就开始向安徽宣城一造纸商定制以前贡皇帝写字的“贡宣”。唐老师说:“要想字保存更久一些,书写的纸张很关键。”平日里就喜欢舞文弄墨的唐老师觉得“贡宣”是他最喜欢的纸,尽管价格不菲,一刀就要好几百,但写起字来,却匀染得恰到好处,让人称心如意。
唐老师订好了两刀“贡宣”,把它们裁剪成标准的四尺对开,从3月份开始,一下班就把自己关在书房创作。发挥得好,一晚上能写四五幅,写得不顺,一幅要写好几次。两个多月后,66幅《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的古训书法大功告成。
66份礼物个个都不一样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这是写给韩啸同学的,落款两行“录自《论语·泰伯》与韩啸同学共勉”、“甲午仲夏书于重庆理工雅苑临有轩,唐沙”。条幅上还盖上了两个鲜红的刻章,一是唐沙老师的自号“碟山”,之所以有这个号,是因为唐老师曾在重庆理工大学蝴蝶山居住。还有一个刻章是“自强且周”,取义:自强不息,周而不比。
唐老师介绍,送给两个班的同学书法赠言各不相同,大多取材于《论语》、《道德经》。他还多写了几份赠送系里的学生干部,其中送给李斌同学的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选自苏轼的《定风波》,送给谢熙康是《定风波》的另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送给魏家坡的是《孟子·尽心下》中的“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送给王蓉的是《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为什么送这几个字,唐沙老师说:“她什么都优秀,性格也很好,我最担心这个要强女生的身体健康。”
老师,当你的学生真幸福
收到班主任老师的毕业礼物,好多同学现场拿出手机拍下这幸福的时刻,也有好多同学不完全懂古训的意思,他们也拿出手机,上网搜寻学习。
还有一些同学把这份礼物晒进了自己的空间、微博和朋友圈,两三天就引来了上百条的赞和无数小伙伴羡慕的评论。韩啸的好些高中同学在天津大学、哈工大,还有沈阳化工,在朋友圈看到他发的“最后一次班会课,唐老师给我们每人送了一幅字”,链接了5张照片。老同学们艳羡的不少,有小伙伴叹:“好有才的老师”,有小伙伴赞:“真用心!”也有小伙伴闹:“我也要!”
性格内敛的梁修明收到礼物也禁不住给好友发短信:“我们老师给每一个同学量身定做一幅毛笔宣纸字。”
临别现场,好多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跟唐老师合影,一些多愁善感的女生,眼眶也有些湿润了,“老师,当你的学生真幸福。今后我们踏上社会征途也一定谨记你的教诲。”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把这幅字挂起来,好好珍藏。
学理科的夏冬霞没上过唐老师的一节专业课,但平日里有空就会向唐老师请教。夏冬霞说:“唐老师的书法太好了,我要像他一样,坚持练字,更多的汲取中国字的精华。不为就业,也不为挣钱,只为修炼自己。”
唐老师与同学的故事>
我相信他可以做得更好
许树森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从大一开始,他就是唐老师得力的左膀右臂。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唐沙老师对他的毕业赠言,选自《论语·学而》。
许树森说,我想唐老师是在告诫我,尽管大学毕业了,学业也还算优秀,但身上还有诸多的不足,要经常自省,以得到提高。
许树森猜对了唐老师的一些心声。唐老师之所以想到这句话送许树森是因为大二班级工作的一件事。那学期,风华正茂的同学相约到南山去搞一次班会。班干部提出这个想法后,几乎全班同学都举手赞成。
许树森是南山活动的组织者、主要负责人,他工作踏实,任劳任怨,可能是缺乏跟同学沟通,到最后全班32个同学有四五个同学没有参加,事后了解到原因很多,但这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种遗憾。唐老师说:“也许多一些交流和沟通,南山活动会更圆满。许树森是个很优秀的学生,自学能力也强。我希望他能通过自省,不断完善,让自己做得更好。”
优秀学生也要不断学习
梁修明算得上学校的明星学生,2013—2014学年被评为全校“十佳大学生”。品学兼优的他,工作能力也很强,是学校新闻通讯社的负责人,还在校团委任职。
唐老师写给他的是,“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这段话选自《论语·子路》。
看到这幅字,梁修明的感觉是,“自己毕业了,但没有任何理由懈怠。”梁修明的工作让很多同学羡慕,优秀的他成为为数不多的本科生留校。
“没得说,他在校的表现可圈可点。”唐老师说,所有优秀的学生我都真心地为他们骄傲,大学毕业意味着人生新的一段里程的开启,因为梁修明即将从事行政管理类工作,我想这句话对他有警戒意义。“工作干累了,工作做好了,遇到职业倦怠了,都可以回头望望这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