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量年均增12.5%,营业收入年均增19.9%,资产总额年均增27.8%,这是在2009年至2013年全球航运市场并不景气的大背景下,重庆泽胜船务公司的入账。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用“央企与民企合资合作的成功典范”,来评价这家由重庆民企和央企组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泽胜船务的央企合作方为中国航油集团(简称中航油),承载的主要任务是为全国航空企业供应航空煤油。2008年前,该集团把航油运输业务外包给航运企业,通过长江航道运送至重庆等西南市场。中航油物流公司党委书记、泽胜船务董事长王新萼坦言,由于不是自有运力,无法做到航油运输专船专用,在运输资源配置、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隐患。
随着西南地区民航业的发展,航油需求量猛增,这种短板愈加突出。为此,中航油曾计划独资组建自己的运输公司,但囿于央企复杂而漫长的审批流程,以及出于对河道运输这样的非主营业务运营能力的担忧,该计划最终落空。
与此同时,在长江上从事了多年航油等危化品运输的重庆泽胜集团,依托于民企灵活的机制,到2008年已经拥有近30艘船舶,在5家同类型企业中居于领先地位。但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泽胜集团面临的主要难题,一是资金,二是管理,三是稳定的基础货源。
早在2006年末,中航油就向重庆泽胜伸来“橄榄枝”。双方一拍即合,经过两年尽职调查、资产评估、股份制改造和项目可行性研究,2008年10月,泽胜完成股权变更工商登记,标志着这家由央企和重庆民企合资合作的新公司正式成立。
记者注意到,改制后的新公司中,中航油和泽胜集团各自占有50%股权。泽胜集团董事长、泽胜船务董事局主席任泽胜解释说,股权比例是合资的焦点问题,一方独大的控股格局,双方都难以接受。创造性的各自50%股权的设置,正好达成双方利益的平衡,有效的解决了企业经营的主导权、企业管理的属地化、重大问题的决策和企业报表的合并等合资中的关键问题及难点问题。
合资合作实现了双方的共赢。王新萼认为,对中航油而言,较好地履行了央企的社会责任,且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例如,过去每年春节期间,中航油都面临运力不济的难题,一些航空公司因缺乏燃油不得不取消一些冷门航班。通过混合所有制建立自己的航油运输公司后,中航油能及时调节运力,最多时甚至能将船只总数的一半投入春运航油运输,西南地区及长江沿线20余个机场的航空煤油供应从此不再紧缺。
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截至2013年,中航油当初注资的1.67亿元所获取的股权,按最近的估值,目前已经变为3.1亿元,几乎翻了一番。
对泽胜集团而言,任泽胜说,和中航油合作后,他们成为西南地区航油水路运输唯一承运商,从而获得稳定的货源。获得了中航油1.6亿元注资缓解了资金难题,船舶从2009年的30艘增加至目前的58艘,运力从原来的8.5万吨增加至目前的25万吨。数据显示,从2009年至今,这家公司的资产总额由4.4亿元增长为11.6亿元。任泽胜说,中航油派来了专业团队参与管理,让泽胜船务管理更加规范,盈利能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