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黑岩头洪水碑记
“大水入城,街户尽绝,南津街白塔荡漾在水波中,州人骑屋呼救,嚎啕声四起。”这段触目惊心的文字描述记载在《合川县志》中。
这是一场发生在清朝同治九年的特大洪水。当年的洪水到底有多大?又留下怎样的历史印记?
在《合川县志》关于自然灾害的记载中,洪水占据了大部分篇幅。
合川因渠江、涪江、嘉陵江三江交汇而得名,同时也因三江而屡遭洪水袭击。
从1782年至2010年的200多年间,超过警戒水位的特大洪水就多达29次。其中,最大的两次洪水出现在1870年和1903年。
这两次洪水究竟有多大?淹没到了什么地方?
隐藏在黑岩头的一块被人遗忘的石碑,就是当年的见证者。
这块碑记没有特别标示
当地人俗称“黑岩头”的地方,是目前合川钓鱼城街道的黑岩社区。这里靠近合武公路(合川至武胜),距离嘉陵江有大约1公里的直线距离,是当地的一个山丘高地。
清代洪水碑记就隐藏在黑岩头一块并不起眼的石壁上。
由于未被列入文物保护,这块碑记没有特别的标示,并不容易被找到。近日,记者在当地人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它。
这块有着百年历史的石碑,被掩盖在一丛灌木藤条之下,略显斑驳和陈旧。不过,碑刻尚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辨。
碑记的左右两侧镌刻着两次洪水的记录。其中,右侧刻着“同治九年庚午岁六月十七日水涨至此”,左侧则刻着“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六月初七日小五尺”。
这意味着,清代的两次特大洪水均涨至黑岩头石壁处,只不过第二次洪水高度比第一次低了5尺。
据钓鱼城街道的工作人员陈志明介绍,以目前的地形来看,黑岩头距离附近的嘉陵江还是有不近的距离,而且高度落差也相当大,“这说明当年的洪水非常之大,把从嘉陵江岸至黑岩头的地段全部淹没了,同时也可以想象地势更低的城区是何种情形了。”
对于碑记中的内容,《合川县志》也有详细的记载。对于碑记中的第一次洪水,《县志》中这样描述: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六月十七日,大水入城至州署二堂之半扉,街户尽绝,城区只余沿山之神庙、书院与民房数十间,南津街白塔荡漾在水波中,州人骑屋呼救,嚎啕声四起。半月后水退,推算水位226米,洪水高度40米。
对于第二次洪水的记载则是: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六月初七(公元1903年农历六月初七),大水入城至州署大堂后之侧门,至初十水退,推算水位224.3米,洪水高度38.3米,比同治九年庚午六月十七日洪水低1.7米(大约小5尺)。
这两则记载,印证了黑岩头碑记的准确和真实性。黑岩头的碑刻,则更直观地呈现了当年的情景。
何人何时所刻已成不解之谜
刻在石壁上的碑记,是何人、何时所刻呢?是官方所刻,还是私人行为?
记者在各类文献中发现,发生在清代的两次洪水屡有记载。不过,对于洪水碑记,却未见只言片语。
在当地生活了50多年的居民李忠义说:“我们从小就知道这块碑,也知道它是记载洪水的。只是以前这块石壁很高,碑记只能远远地看到;如今修公路抬高了地基,碑记距离公路地面也就只有1米多高了。”
陈志明则表示:“由于没有被列入文物保护,除了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外,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有块清代碑记,更没人知道是何人何时所刻。”
这块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碑记的由来,已经成了一个不解之谜。
特大洪水平均10年1次
留在黑岩头石壁上的碑刻,不仅记录了100多年前的两次特大洪水,同时也成为了合川此后屡遭洪水的见证。
在《合川县志》中,共记录了29次特大洪水。其中,最早的一次发生在1782年6月,大水入城(今合阳街道),今推算水位约217米,测算洪水高度为31米。
在碑记所记录的1870年大洪水之后的三年间,又相继发生了两次特大洪水,洪水高度分别为33米和31米。
而近30多年间最大的一次洪水发生在1981年7月13日至18日,水位219.1米,洪水高度33.1米,城区95%房屋被淹没,3000米街道仅有20米没有进水,56000多人无家可归。
那么 为何洪水频频袭击合川?
合川区水务局防汛办的专家认为,其一,是气候的影响。在四川盆地,每年春季、夏季或秋季,都可能下暴雨,而盆地多属丘陵峡谷,一旦上游下暴雨,雨水就会汇聚河道,造成下游洪水猛涨,由于河道都在丘陵峡谷之中,所以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其二,是合川特殊的地理位置。合川地处渠江、嘉陵江、涪江三江交汇处,城区又处于地势比较平缓的地方,上游任何一条江下暴雨,都会形成山洪,过境合川,如果上游三条江都同时涨水,就会形成特大山洪。
小帖士
从重庆主城出发,经北环立交上渝合高速,到达合川后,沿合武公路(合川至四川武胜)前行2公里即可到达黑岩头,清代洪水碑记位于公路左侧石壁上。碑刻附近有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博物馆、涞滩古镇、二佛寺、双龙湖等景点,还有合川桃片、合川肉片等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