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才卖给你一头300斤的大肥猪,现在我还舍不得把只有200多斤的猪卖掉。不过,我可以卖给你4000多斤稻谷。”近日,一辆大货车驶入忠县新生镇裕华村海拔1100多米的大山,直接开到63岁村民龚长连家门口来买猪。
龚长连赶紧将农产品经纪人吴有碧迎到粮食仓库验货,不到一个小时,过称、装袋、上车完毕,龚长连笑嘻嘻地边数着4700多元钞票边将吴有碧送出了门。
抬一头大肥猪下山,要花三分之一的卖猪钱
然而,就在一个月前,因为这里没有一条通车的道路,一辈子在大山里养猪、种地的龚长连,年年养出了大肥猪、丰收了各种粮食,却没能挣多少钱。
“我每年都要养四五头大肥猪,但常常都是‘白养’,有时还亏钱。”龚长连告诉记者,要把猪送下山去卖,每年都得请四五个人轮流来抬,走三个小时山路才能到隔壁的白石镇市场。
龚长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一头300多斤的猪卖了2100元,但请人抬猪下山就花了600多元,加上饲料、人工等其他成本,基本上没钱可赚。
六年挖出一条机耕道,却没人敢将汽车开上山
“农资要靠肩膀扛进山,农产品又难以运下山,没路,村民们干什么都难。”裕华村村主任刘文平介绍,因为山上条件太差,本村的姑娘都往外嫁,山外的姑娘又不愿嫁进来,村里现在还有20多个“老光棍”,有40多个小伙子到外村“倒插门”。
要致富先修路。十几年前,村民就自发组织起来,利用农闲时节一锄一锄地拓宽山上的羊肠小道。历时六年,终于挖出了一条12公里的简易机耕道。可由于山高路陡,除了几个胆大的村民敢在悬崖峭壁边骑摩托车外,没人敢将汽车开上山,大家还是过着肩挑背负的生活。
刘文平说,村民们日夜盼望着村里能有一条水泥路,把他们带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一条水泥路修上山,农产品再也不愁卖
“今年初,县里在我们这里征求意见时,群众代表纷纷反映了‘路不通,难致富’的问题。”新生镇工作人员马海龙介绍,当天,交通部门现场查看后拍板,决定把水泥路修上山,直接修到裕华村村部。
很快,各级政府投资700多万元,对该村的12公里机耕道进行整修及硬化。今年4月,最后一段硬化工程结束,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
水泥路一通,县里的农村客运开进了裕华村,村民进城再也不用走路了。
水泥路一通,山下的经济人也将货车开上山,村民的农产品再也不愁卖了。
“以前背粮食下山赶场,现在打空手坐班车出门。”龚长连高兴地说,如今农产品买卖就在家里成交。上个月,吴有碧到他家来买猪,他一声吆喝就将一头300多斤大肥猪赶上了车。
后来,陆续有近10个农产品经纪人上门来采购,短短一个月时间,他和其他村民还卖掉了稻谷、玉米、土豆等存货,不少村民的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