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7日电(记者张晓松、韩洁)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抓稳定、促发展、顺民意的高度,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守底线,在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棋盘上频频落子布局,相继推出一系列惠民生新举措。
建立机制,完善制度,织密民生“安全网”
去年从扬州大学毕业后,蔡生忠一度为就业问题苦恼。如今,他决定选择自主创业这条路,利用自己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成立一家网络公司。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创办公司不再受资金限制,就算暂时没什么资金,我们也可以利用知识、技术优势进入市场。”他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中央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全面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延续并完善支持和促进创业就业税收政策、简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落户手续等制度设计,以创业带动就业,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保持了就业形势总体平稳。1至4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473万人,比去年同期多增3万人。
“改革优化了制度,制度保障了民生。”据北京法学院教授蒋大兴测算,注册资本登记制改革实施首月全国新登记企业30万户,仅此一项就可增加就业300万人。
把加大投入与完善制度有机结合,增强民生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是今年民生工作的一大新亮点。
除就业外,中央以“一马当先”的改革精神,正着手推进多项民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意在织密民生“安全网”——
国务院同意建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缩小差距将成近期收入分配改革一大重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大制度宣告合并,预示着全体人民将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以医疗、医保、医药三联动为标志,医改向纵深推进,百姓将得到更多的医改“红利”……
加大投入,补齐短板,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复旦大学今年将招收超过300名农村户籍学生,约占招生总数10%;天津大学将重点选拔全国832个国家级扶贫县、集中连片特困县中学的优秀农村学生;清华大学“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招生人数将从去年的60人增至240人……
近期,全国多所著名高校面向“寒门学子”启动了专项招生计划,并出台了与招考方案配套的学费减免与奖助学金政策。
“促进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有助于社会纵向流动,使更多农村孩子感受到希望。”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说。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医疗、环境等民生短板越发凸显出来,暴露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不匹配。
针对这些问题,中央多次强调,要千方百计补齐短板,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民生。特别是今年以来,一项项政策密集出台、一笔笔资金及时拨付、一批批工程积极推进,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今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将提高到人均320元,发挥扶危济困作用;国家发改委表示,今年将安排700多亿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改造农村危房260万户;财政部表示,年内将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行“以奖代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
守住底线,雪中送炭,民生工作坚持“底线思维”
2014年新年伊始,中央决定,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10%,并向其中有特殊困难的群体适当倾斜。
“这已是我国连续第十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将使7400万企业退休人员从中受益。”东北财经大学教授肖兴志指出,柴米油盐的生活压力让许多退休职工希望养老金能年年涨点,中央的决策回应了百姓“老有所养”的基本愿望。
今年以来,中央在民生工作方面继续坚持“底线思维”,决定推出了一系列旨在雪中送炭、守住底线的民生措施——
为使百姓“住有所居”,年内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480万套;为使特困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为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尽早脱贫,明确时间进度,实行精准扶贫,年内使农村贫困人口再减少1000万人……
今年68岁的特困户张道延不久前搬进了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桐木岭的廉租房内。对于这位孤身一人、没有固定经济收入的老人来说,能够住进政府出钱盖的楼房,让他感到“晚年有了保障,心里很踏实”。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今后一段时间,财政收入增长将转向中速,必然带来支出压力,但民生始终是支出重点。同时,民生支出将守住底线、突出重点,民生工作将尽力而力、量力而行,更多地“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