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糕版“中国合伙人”:
要被正名的不止是切糕
湖南三名大学生网上卖“正宗切糕”,一天超两万个订单
5月22日,阿迪力(中)、蒋金亚(右)和蒋春杨在包装间里。这三名长沙理工大学的学生在淘宝网上卖切糕。新华社发
■ 对话人物
阿迪力·买买提吐热,湖南长沙理工大学大四学生,主修计量与机械工程;蒋春杨,长沙理工大学大三学生,主修美术设计。
他们的另一重身份,是“切糕淘宝专卖店”的生产经理和客服经理。
2012年12月起,他们和同学蒋金亚一起,组成了切糕版“中国合伙人”,开始在淘宝上售卖“正宗切糕”。
■ 对话动机
阿迪力和蒋春杨把接受采访的时间约在夜里12点。
淘宝店一天收到2万个订单,让这个三人小团队转成了陀螺。
经历一年半的创业,在《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关于切糕的内容后,三人的切糕店终于迎来了春天。回想创业之初,一个月里,只有可怜巴巴的几个订单。
谈到创业初衷,三人在深知“切糕在内地多处名声不好”的情况下,逆势而行,蒋春杨认为,只要我们做得好,这或许就是最好的商机。
出身“切糕世家”的阿迪力想做出最正宗的美食,内地的很多切糕都是骗人的。他甚至拍摄了一段视频为“切糕”正名。“切糕没有错,错的是(少数)卖的人。”对阿迪力来说,更重要的是,让内地同胞更多地了解新疆人。
为“切糕”正名
新京报:当初为什么会想到卖切糕?
阿迪力:当时遇到湖南岳阳的切糕事件,我的同学蒋金亚搜了一下,发现淘宝店里卖切糕的特别少。我俩是一个班的,他就跟我讲可不可以一起卖切糕,一起推广。
蒋春杨:“切糕”的名声出来了,我们就尝试着卖一些,也觉得是个不错的商机。
新京报:除了新闻里的切糕事件,在你们的切身体会中,对切糕的感受是怎样的?
阿迪力:我一直知道外面卖的切糕不正宗,我去尝过,他们的切糕有些原料是什么我都尝不出来,所以对他们卖切糕有些不满。
蒋春杨:我们到火车站买过一点,价格挺贵,但因为阿迪力是新疆人,所以没被坑,就按正常价50元一斤卖我们。买回来吃了一下,阿迪力说这完全不是切糕嘛,骗人的。
新京报:阿迪力对切糕很了解吧?
阿迪力:我们家祖传做切糕,爷爷传给了爸爸,我小学初中的时候都在家,跟爸爸学会了。爸爸和爷爷都是在新疆本地卖,连县城都没出过,对内地的切糕事件都不了解。
新京报:想开店也是抱着为“切糕”正名的心态?
蒋春杨:当时听阿迪力聊天,我们也觉得可惜,切糕有3000年的历史,而现在因为个别坏人而被弄得名声越来越坏,阿迪力家既然是做正宗切糕的,干吗不卖呢?你不卖,就一直是这些人(个别坏人)卖了。
阿迪力:正好有机会做正宗的切糕,让大家知道新疆的美食不是传说中的又贵又不好吃。我是抱着这个心态跟他们创业的。
新京报:你觉得切糕名声不好的原因在哪里?
阿迪力:只能说是个别人存在一些不当行为,比如强买强卖,还有价格确实标得不合理。
新京报:你做切糕,是也想让大家了解新疆人的想法吗?
阿迪力:有,就像切糕事件出来,很多人一见卖切糕的新疆人就觉得有点儿害怕,印象不好。但一两个人坏,不能代表全部人都坏。我读了书,学了知识,就应该往外面扩散,让别人知道新疆人并不都是那样的。
能传承手艺是种美德
新京报:来聊聊正宗的切糕吧,这个名字是内地的称呼吗?
阿迪力:切糕在我们家乡叫玛仁糖,玛仁糖在秋天和冬天,是我们都非常喜欢吃的零食。
新京报:为什么在内地名称变了呢?
阿迪力:在内地是因为推车卖的人,他们做出来的是糕点的形状,又用刀切来切去,慢慢就有了“切糕”的名字。“切糕”我觉得只是玛仁糖另外一个名字而已。
新京报:你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吗?
阿迪力:是的,我有五个兄弟姐妹,他们都初中毕业就工作了,只有我一个出来读大学。我父亲以前就是卖切糕来养活家人。
新京报:你兄弟姐妹里有人在做切糕生意吗?
阿迪力:没有,现在只有我子承父业。
新京报:作为家里唯一的大学生,父亲希望你继承他的切糕手艺吗?
阿迪力:刚开始他有点意见,让我珍惜读大学的机会,好好读书,后来我保证只利用业余时间来做切糕,他才同意。
新京报:对你来说,切糕意味着什么?
阿迪力:切糕是我们家族传承的东西,对我来说,现在能利用这个来做事业,我觉得是非常感动的美德。
新京报:同样是在内地卖切糕的新疆小伙子,你感觉身边人对你怎么样?
阿迪力:我身边的人都很热情,我在学校里面和同学处得都很好,很真诚,彼此信任。
顾客的看法在改变
新京报:刚开始卖时身边人和顾客都是什么反应?
蒋春杨:那时身边的同学都觉得卖切糕很可笑,他们会想到推个小车卖那种。刚做淘宝店时,有人也觉得我们很搞笑,问你们卖的是什么切糕啊,这么便宜?
新京报:淘宝店的初期投资是多少,刚开张时挺难吧?
蒋春杨:开业之初投了3万块钱。开始生意不好,一个月也就十来个订单,有段时间特别难熬,去年九月份就几个订单。
新京报:后来你从顾客那感受到生意好转的信号是什么?
蒋春杨:刚开始,很多人买完会炫耀,在朋友圈发微博调侃,说你们看我也买了切糕,我是有钱人,这是我们最早的一批顾客。后来,不少以前被坑过的人也来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销量一半以上都来自买了之后帮我们澄清的顾客。
新京报:现在营业状况怎样?
蒋春杨:最近有媒体报道以后,一天能收到两三万笔订单。还没来得及统计。23日下午我的店被停了两个小时,因为问的人太多,全是自动回复,淘宝认为我们有刷广告的嫌疑,结果把我们给封了。
新京报:你们除了跟顾客强调切糕的正宗,在对切糕的看法上,还会跟他们有解释吗?
阿迪力:会的,我们有时就告诉别人,三千多年来切糕都是合情合理的存在,为什么在我们这一辈人中,这个名字就被搞得如此不堪。切糕本身没有错,错的只是卖的(少数)人,使它蒙上了一层不该有的东西。
新京报:开店这一年多,觉得公众对切糕的态度有变化吗?
蒋春杨:大家对切糕的看法确实在改变,大家对正宗切糕也有了认可,不太愿意相信火车站周边的不法商贩。也会有人认为,好的东西还是好的,更多的新疆同胞还是友好、热情、实在的。
模仿《中国合伙人》
新京报:有人说你们是切糕版的“中国合伙人”,你们看过这部电影吗?
蒋春杨:我们看过好多好多遍,很喜欢,我们的合作也在模仿电影里的方式。
新京报:都模仿了哪些方式?
蒋春杨:比如有关决策和信任的问题,关于店的发展方向、设计等,我们会有各自的意见,但我们商量好,这块是谁负责,谁就有拍板权,比如说我负责客服运行,我就有绝对的话语权,你可以给我建议,但拍板权在我这。
新京报:你们都还在读大学吧?学业会受到影响吗?
蒋春杨:我是大三,他们俩是大四。我尽量就是不挂科,能毕业,学院对我也没有很大的要求。现在有课尽量都去上课,实在不行就请假。部分老师知道我在卖切糕,他们就笑着说,作业还是要交。
新京报:那你们毕业之后的打算呢?
蒋春杨:目前我们就是想把它做好,做成个品牌。
阿迪力:不光如此,我还想通过这个事业,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切糕,了解新疆同胞。
【新闻链接】
“16万天价切糕事件”
2012年12月3日,湖南岳阳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一则消息,称凌某在购买新疆人核桃仁糖果时,因语言沟通不畅造成误会,双方口角导致肢体冲突引发群殴。微博称有两人轻伤,赔偿被损坏的核桃仁糖果约16万元,加上受伤人员医药费及受损车辆费用,总共赔偿约20万。
消息引爆舆论,16万元的“天价”切糕引发网友吐槽。不少网友称“切糕”才是奢侈品、硬通货。
12月5日上午,岳阳公安微博澄清称,“经物价、司法鉴定,被损的16台三轮摩托车、车上核桃仁糖果5520斤的损失及受害人医疗费用共计15万余元。此前微博工作人员未经核实发布不准确信息,再次深表歉意。”(记者 胡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