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送加油卡,“点赞”送马克杯,“点赞”送餐券,“点赞”送游泳票……
近日,大量的“点赞”营销信息出现在市民微信朋友圈内,记者5月5日走访发现,这一近乎免费的崭新推广方式大受商家青睐,然而由于认证和监管的滞后,陆续暴露出的“消费陷阱”,却让消费者逐渐对这一新事物望而却步。
遍地开花的“点赞”营销
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的竹寿司店近期推出了“迎五一集赞体验活动”。店主冉先生告诉记者,该店是今年初开张的,试过团购、发传单等方式的宣传,但效果都不理想。而通过微信做宣传,短短几天内就获得了上百条的转发量,效果比其他的方式都好。
“微信集赞几乎没有成本。”今年以来,万盛黑山谷和龙鳞石海景区也在尝试微信“点赞”营销,景区负责人表示,利用移动终端点对点地快速传播特性,加之频繁地发布互动活动,该景区上半年淡季期间,近两成客源来自于微信推广。
“去年我自己设计了一个‘点赞’送景区门票的微信公共号,本来预计也就朋友圈内的100多个用户参与,结果参与人数超过了1000人,这出乎我的意料,最后还有营销公司愿意花上万元的价格来购买我的公共号。”重庆某旅游营销公司人员告诉记者。
“‘点赞’营销巧妙地将互动营销、口碑营销结合,加之几乎为零的推广成本,已成为众多商家眼中的营销新大陆。”重庆工商大学商业策划学院教授梁云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商家开始探索更多的微信促销方式,寻找其他创新性的、能引起用户关注的微信营销模式及网络营销方式,让营销更多元。
“鱼龙混杂”引发信任危机
面对火爆的“点赞”营销风潮,网上卖赞服务也应运而生,甚至催生了“点赞”经济,养活了一批“点赞”专业户。记者在淘宝网页中输入“点赞”二字,搜索出2000多件宝贝,价格从0.1元到1元不等。
“上周还通过‘点赞’获得一个马年公仔。”在较场口某单位工作的王女士表示,她参与‘点赞’活动后大多如愿领取到免费的礼品和服务,只碰到过两起商家用“暂时没货”为借口“耍赖”的。
但家住冉家坝的陈先生却没有这么幸运,年初时他集齐了68个赞并得到了张“港澳免费旅游券”,本以为可以免费去游港澳,不想竟是“零团费港澳游”的新翻版,不仅交了300多元的路费,还被安排了满满的购物行程。
“一开始,微信团队低估了微信的传播价值,以至于其监管和认证明显滞后于其功能发展。”重庆市商委电子商务处负责人认为,绝大多数市民对于移动终端消费依然持谨慎态度,加之“点赞”营销背后的种种消费陷阱陆续被曝光,消费者已经对该营销方式产生了“信任危机”,如果任由其无序发展下去,这一新生的移动营销尝试将被扼杀在成长初期。
“免费午餐”风险大,切勿盲目相信
针对市民“动动手指就有免费午餐”的消费心理,5月5日,市旅游局发布声明称,点“赞”免费游风险极大,建议游客出行前应核实旅游券发行方资质,切勿盲目出行。
近日,一个名为“港澳双人游”的微信公共号发布信息,只要用户转载商家信息至微信朋友圈并获得一定数量的“赞”,就可以享受深港澳、海南、云南免费旅游。据微信号注册信息显示,该活动为鹏程(深圳)康辉国际旅行社承办,经重庆市旅游局联系该公司后证实,该活动为不法人员借鹏程(深圳)康辉国旅名义进行的虚假宣传。
市旅游局提醒市民,目前很多商家会进行微信集“赞”活动,大部分是网络宣传活动,由于无法考察旅行社的资质,消费者有可能遭遇旅行陷阱。此外,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应当与旅游经营者订立旅游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如旅游经营者强迫旅游者签订购物协议或有强制交易行为时,旅游者应当即予以拒绝。
链接>>>
集“赞”兑奖注意四点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参加集“赞”兑奖活动时,要注意四方面问题:
第一,不能太贪图小利,注意保护手机存储的银行账号、电话等个人信息;
第二,最好选择信誉较高的企业以及本地经营者,如双方发生消费纠纷,维权较容易;
第三,详细阅读活动的内容,尤其是活动有效期、参与细则、兑换方式及限制条款等;
第四,在集满“赞”后,要通过转存、收藏、截图等形式保留证据,如发生纠纷,可通过投诉、举报等方式进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