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正是栽秧时节,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办事处谭家坝村农民周元贵开着插秧机,满身泥水,在用拖拉机耕整好的稻田里插秧。“到月底,我这2160亩水稻就可以机插完了。”他说,“政府扶持我们这些‘职业农民’种粮,我更有信心种地了。”
今年,周元贵在种好自家承包地的同时,还到来苏镇的观音井、水磨滩、大松林、大双庆等村,成片流转了600多户农民的2160亩地,种植优质稻。
在这2000多亩地上,周元贵从整地、育秧开始,到最后收割、烘干稻谷,全程机械化。
“像周元贵这样的‘职业农民’,目前在永川已有近400位。”永川区农委副主任张超说,培育“职业农民”是永川农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一项重点改革措施。
今年,永川区通过用政策来鼓励农村中的能人,使他们成为“职业农民”,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区里制定出种粮、种植食用菌、蔬菜、水果等各类“职业农民”的标准,并配套相应的政策,对达到标准的,从奖励资金和土地流转等生产要素上给予重点扶持。
以培育种粮“职业农民”为例,今年,永川区就整合了粮油高产创建项目资金、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新增种粮直补资金等,重点扶持专业种粮的农民。对种植50亩粮食以上的“职业农民”,还从种子、肥料、农药、富硒剂以及农机购置等方面给予补助。
在政策的激励下,以种粮为主的“职业农民”迅速成长起来。今年,永川全区专业种植50亩以上粮食地的农民,就达到128户。这些职业种粮农民,规模化种粮的总面积达到2.61万亩,平均每位农民种粮达200亩以上。
南大街办事处谭家坝村前几年成长起来的“职业农民”谢德辉,从云南省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先后引进特种水稻“红早一号”(红色稻米)和“黑优六号”(黑色稻米),先在20亩地上试种成功后,去年,通过流转土地,规模种植392亩,平均亩产达520多公斤,每公斤的售价达5元,比种植普通优质稻的效益提高1倍多。今年,他又扩大了种植规模。
“职业农民”队伍的壮大,使农村的生产要素迅速向他们集中。张超说,目前,全区的近400位种粮、种蔬菜等各类“职业农民”,仅通过流转土地,集中经营的土地就有4万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