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宋林被查后国资委官员“力挺”华润万亿帝国维稳
华润集团是11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截至去年末总资产达到1.13万亿港元。
在这些上市公司中,有5家在香港上市,分别是华润创业、华润电力、华润置地、华润燃气、华润水泥,涵盖了华润公司旗下的零售、食品饮料、电力、燃气、房地产、水泥等多个板块。
在深交所和上交所上市的共有6家,这些公司多为华润通过并购得来。
2000年,华润取代深特发(深圳特区发展集团),成为上市公司深万科的第一大股东。2001年,华润收购了主营纺织的上市公司四川锦华51%的股权,随后将公司更名为华润锦华。除这两家之外,剩余的4家上市公司均属于医药行业,分别是华润双鹤、华润三九、华润万东、东阿阿胶。
华润正式进军医药最早可追溯至2002年,在此后的数年中,华润成为了东阿阿胶的第一大股东,随后重组三九集团,并控股北京医药集团,将华润医药打造成第二大医药央企。
●万亿总资产,2300多家实体企业,水、药、啤酒等产品渗透国人生活
●靠并购实现规模扩张,近14年以来,发动了数以百计起的“收购战”
无所不造,这就是华润集团。经过十余年的扩张,原本主营贸易的华润集团,已经成为一个“巨无霸”。这个“产业帝国”,对外供应水泥、燃气和电力,生产雄霸国内市场的啤酒。它有楼盘和数千家大卖场,有医院和服装厂。它制造着避孕套和“毓婷”,也开着银行。一定意义上,华润的产品,已经全方位渗透到了很多人的生活。
大量收购,是华润壮大的“武器”。这个过程中,华润的央企身份,为其“出力不少”。
资本市场为华润的扩张,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攻城略地的“子弹”。截至当下,华润旗下共有5家港股公司和6家A股公司。它辗转腾挪,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
或许正是扩张,成为华润集团原董事长宋林的“滑铁卢”。华润对山西金业集团资产包的百亿收购,让宋林麻烦不断。
绕不开的“华润生活”
如同三星之于韩国,根深叶茂的华润集团,渐成国人生活绕不过的“经济帝国”。
小C生活在某城市。早上,小C醒来。他住在名为“中央公园”的公寓里。华润置地是楼盘的开发商。目前,这家国内排名前十的房企,正在50多个城市盖着房子。盖楼的水泥和混凝土,是华润自产的。南至海南、北至内蒙古,8个省份,都分布着华润水泥的近30家工厂。
天有点阴,小C随手开了灯。“光明”的源头,可能也是华润电力。这家“国内经营效率最好”的独立发电企业,建在了江苏、河北等13个省份。此外,它还提供风电和水电。
小C爬起床,开始穿衣服。他是“GAP”和“LEVIS”等国际品牌的拥趸。其实,这些品牌的服装从缝制到包装,均是由华润纺织设在深圳等地的工厂代工。
洗漱完毕,小C打开燃气煮早饭,顺便拿起手机查看股票行情。华润燃气为全国200多个城市提供着燃气。手机里的晶圆等部件,有可能产自华润微电子公司。
打开股票软件,小C一阵“揪心”——他买入的华润三九,重组仍无进展。目前,华润集团旗下,共有华润创业、华润燃气、华润置地等5只港股,以及华润三九、万科A等6只A股。截至去年底,仅A股市场,投资华润系的股民人数,接近88万。
出门上班前,小C跟朋友约好,晚上先到万象城吃饭,再去华润万家超市采购点生活用品。前者属于华润置地,后者则是国内比肩“沃尔玛”的零售巨头。
小C开车去上班。他可能会向“华润城市停车场”的公司付停车费。这家成立于去年的公司,立志在国内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地段,大规模地开发和收购停车场。
晚上的饭局,服务员问小C,喝怡宝还是喝雪花啤酒。这两款都是华润的产品。其中,华润雪花已是国内“销量第一”的啤酒生产商,华润怡宝亦在国内饮用水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回家的路上,小C路过药店。春季气温的反复,使他身体稍有不适。国内多数药店的货架,均摆有华润医药旗下的“999”、“双鹤”、“毓婷”等药品。此外,被誉为“滋补圣药”的东阿阿胶,也隶属华润。
小C可能还会享受到华润的金融服务。目前,华润的旗下有银行和保险等业务。
大规模并购成就帝国
庞大的产业版图被送上“产业帝国”等称号,并购则是其成就“帝国”的“武器”。
现实版小C的生活,在国内多个城市真实演绎。为打造“帝国版图”,华润并购动作十分密集,动辄百亿的并购也时常出现。以位于河南中部的驻马店为例,华润计划在这里砸下超过一百亿元。
目前,华润在驻马店有雪花啤酒厂、古城电厂等。根据协议,华润五丰将进入驻马店的粮食加工行业,华润燃气也将与当地企业合作运营天然气项目;同时,华润万家也会在驻马店开设2家以上的大型超市。
“驻马店要被华润收购了。”一位当地网友在百度贴吧中调侃。
至少从规模上讲,华润“帝国”名副其实。按照华润集团的架构设计,其旗下共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除华润医药和华润金融外,另外的5大单元系香港上市公司——华润创业、华润电力、华润水泥、华润燃气以及华润置地。
这五家公司,均被列入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其中,华润创业、华润置地和华润电力,被称作“蓝筹三杰”。
在A股市场上,华润集团还直接或间接控股了华润三九、华润双鹤、华润锦华、华润万东、万科A以及东阿阿胶等6家上市公司。
回溯华润的历史,其大发展始自2000年。当时的管理层提出,要用五年在内地打造出“500亿总资产、50亿元年利润”的“新华润”。
据公开资料介绍,华润向内地市场拓展,多选择“市场集中度差、没有领导者”的行业,“华润希望通过成为行业垄断者,谋取高于行业利润率的回报”。后来,华润集团管理层提出了“微笑曲线”,以求配置资源——曲线左端是资源占有型行业,包括电力、水泥、燃气等业务,右端是靠近终端客户的啤酒、零售、地产和医药等业务。
据统计,最近14年以来,华润在零售、啤酒、医药等领域,发动了数以百计起的“收购战”。
2001年8月,华润以4.8亿元的价格,从深圳万科受让了万佳超市72%的股权,并在2003年将其更名为华润万家。此后数年,华润万家又先后整合了苏果和家世界等区域连锁巨头。
华润坐上啤酒行业的“头把交椅”过程中,并购战略亦功不可没。以2001年投资逾20亿元并购蓝剑啤酒为开端,华润雪花啤酒累计收购了50多家啤酒厂。最新的一起,发生于去年初。当时,华润雪花宣布,以53.8亿元的价格收购金威啤酒的啤酒资产。
经过十多年的“跑马圈地”,华润雪花在内地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了20%。时至今日,雪花啤酒已超越青啤等巨头,“全国销量第一”。
与此类似,发电领域,华润电力通过收购火电企业,快速实现了规模扩张;而其在医药领域的龙头地位,也是靠数次大规模的收购整合而得。
央企背景“并购很容易”
长期以来,央企背景的华润集团,广受各地政府欢迎,使得其“并购很容易”。
“并购很容易。”华润集团原董事长宋林曾表示,只要有钱,说服股东愿意卖,“有些是地方政府持有的股权,他愿意向你出售股权就可以买了”。
2004年,有媒体报道称,华润的双重身份,使它左右逢源,“身为央企,没有行业进入壁垒;地方政府引入华润的投资,又属于外资,有利于政绩”。
宋林任董事长期间,造访内地各省份,必然会受到当地政府高官的高规格接见。比如,2014年4月,宋林前往广东,受到了广东省委书记和省长的接见。
接见时,地方官员往往会向华润提出“加大投资,深化双方合作”等要求。而华润方面,有时会向地方政府提出自己的诉求。
比如,2011年6月,时任河南省省长的郭庚茂到访华润集团。其间,华润一位副总经理提出,希望河南省政府可以协调解决“华润河南医药公司新建物流中心土地一直没有解决”等问题。
“郭省长听了汇报之后,当即指示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公开报道称。落实到“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华润与政府的良好关系,换回了颇多的甜头。华润燃气一位高层公开说,由于大股东华润集团的背景,在各地投入不同项目,与地方政府关系良好,从而令华润燃气进入不同城市洽谈合作时更为方便。
2003年,华润集团斥资3亿元入主东阿阿胶。此前,先后有18家知名公司表达了战略入股的意图,“其中不乏民企、外资企业”。最终,华润如愿“迎娶”东阿阿胶。当时有分析称,华润之所以胜出,是因为相比民资和外资,“华润是国资背景的企业,有利于保证东阿阿胶这一民族品牌”。
华润并购资金多来自股市
华润大量收购,常给外界以“不差钱”的印象。宋林曾撰文称,自2001年至2012年,华润总投入2623亿元,通过并购或重组,发展起七大领域。事实上,华润集团的部分资金,来源于资本市场上的运作。
资本优势打破自然整合
回顾华润扩张,其并没有在某个行业做大做强,而是哪个产业有机会就经营哪个产业。华润通过大量收购,以资本优势,打破行业自然整合的节奏,以求快速成为行业领导者,迅速在量上形成优势。宋林表示,“至于(收购的)标的不重要。有些是先接手,后谈价格。有些是战略性投资,例如三九,(华润花了)45亿元。战略性投资不能微观看一个维度,那可能会错失良机。”
例如在啤酒行业,1994年,华润并购雪花啤酒,在之后的十年里,华润连续并购了37家啤酒企业,并初步实现了啤酒行业的全国布局,与青岛啤酒等一起并列我国啤酒行业龙头的位置。华润雪花啤酒,在全国就有80家啤酒厂,共占有中国啤酒市场的21.7%份额,是中国及全球销量最大的单一啤酒品牌。2011年,成为中国第一个年销售量突破千万吨的啤酒公司。
在零售、地产、电力、医药等领域,华润都进行着快速扩张。以零售为例,自2001年以来,华润就完成了十多起收购,在江苏、江西、陕西等地布局,迅速抢占市场,使其成为中国最大的零售连锁巨头之一。
宋林曾撰文解释华润的多元化发展策略称,在多元化的发展中,可以通过收购兼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优势;通过合理的业务组合实现稳定增长的优势,多业务组合可以使华润的业绩呈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特点,面对经济危机有更好的抗风险能力;通过产业进退实现资产素质持续提升的优势等。
对于收购的标准,宋林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第一,行业聚焦;第二,区域聚焦;第三,业态聚焦。”
高频从资本市场拿钱
华润集团前董事长宁高宁曾说,“无法想象华润不托生于香港资本市场会怎样?”
目前,华润集团旗下有5家香港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拿钱,成为这5家公司近年来的“高频动作”。
以华润置地为例,2006年,其以每股3.725元的价格配售3亿股,集资净额10.95亿港元;2009年5月,华润置地再次配售3亿股,此时的配售价格为14.34港元,共筹集43亿港元。根据安排,这些配售资金的用途为“收购内地的土地”。2009年,正值房价、地价暴涨。
为收购郑州、天津等地的燃气业务,2010年,华润燃气配售新股集资25亿港元;两年后,华润燃气再度出手,集资27.44亿元。
2007年,华润电力则以每股24.3港元的价格增发2亿股。此次筹集的48亿港元,用于在内蒙古购买煤矿。
“利用有力的资本环境,开展配股集资,使上市公司获得了业务发展资金。”宋林曾在一份报告中阐述道。
华润水泥的“退市后再上市”,也是华润管理层“玩转”资本市场的力作。受宏观调控所致,2006年,国内水泥行业形势低迷,“华润水泥得不到资本市场的支持,失去了融资能力”。2006年7月,华润集团决定私有化华润水泥。根据当时的报道,华润集团为私有化付出的总代价约4.28亿元。
三年后,国内的大规模投资拉动了水泥行业复苏。2009年,华润水泥重新登陆联交所。此次,凭借“优异的业绩表现和强劲的盈利能力”,华润水泥“赢得投资者的一致追捧”。最终,华润水泥重返资本市场,带回了60多亿元的募资。国资委网站的一篇报道评价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过去数年间,华润系还频频发公司债,用以建设项目或缓解现金流压力。公开报道显示,华润股份就在2008年发行了一笔85亿元的债券;一年后,其又通过发债募资50亿元。
各子公司中,华润电力于2010年发行了额度达38亿元的公司债,用途为“建设工程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现金流”。而华润三九也在去年宣布,拟发行不超过10亿元的公司债,用以偿还银行贷款等。
“偿还银行贷款”等表述频繁出现,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华润系对于贷款的高度依赖。
2013年的年报显示,华润水泥的银行贷款为173亿港元,华润创业的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共计227亿港元,华润置地的银行借贷高达571亿港元,华润电力的银行及其他借贷额更是高达926亿港元。
一个在战乱年代,因政治任务而建立的小商号,经过76年的发展,华润集团现今已成为一个拥有2300多家实体企业,42万员工,涉及消费品、地产、电力、燃气、医药、金融等众多领域,资产过万亿的商业帝国。
随着原董事长宋林被调查,各界对这个庞大商业帝国的稳定的关注,从华润高层之后发出的“企稳”信号、以及傅育宁的火速空降中,就可窥见。
在其76年历史上,由于华润集团特殊的历史地位与所承担的任务,对集团的掌控,对其高层人员的任命,一直都是重中之重。宋林也是华润76年历史上,第一个因为涉嫌违纪违法被“拿下”的掌舵人。
回顾其历史,一些特殊关头的人事变动,对华润的走向,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决定性的。
此次,随着傅育宁的空降,人们对华润集团未来的发展道路,又一次充满了猜测。虽然从上任到现在,傅育宁一直显得十分低调,但华润集团持续了二十多年的多元化扩张道路,是否还会继续,依旧成为世人关注的重点。
万亿帝国“维稳”
总资产超过万亿港元的华润,拥有实体企业2300多家,员工42万,业务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宋林被调查后,华润的稳定与否十分重要。
“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林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各位同事,华润正面临着非常沉重的时刻。”4月18日,华润集团总经理乔世波,以这样的语气,开启了他“全面主持华润集团公司”的新征程——虽然只有短短的5天——4月23日,傅育宁空降华润集团,担任董事长。
4月17日18点30分,中纪委官方网站宣布,华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红色华润”76年历史上,首次出现掌舵人因涉嫌违纪违法被拿下的情况。
随后,华润集团在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本公司将全力配合调查工作,并努力确保各项正常开展”,替代了之前宋林的个人声明——宋林曾声明称王文志的举报“纯属捏造和恶意中伤”,并希望“上级尽快调查”。
此前,宋林这个华润商业帝国的掌舵者,曾两度被记者王文志实名举报涉贪腐。
作为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华润集团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16家一级利润中心,有实体企业2300多家,在职员工42万人。截至2013年末,其总资产11337亿港元,实现营业额5002亿港元。集团核心业务包括消费品(含零售、啤酒、食品、饮料)、电力、地产、医药、水泥、燃气、金融等。
华润集团在香港拥有5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华润电力、华润水泥、华润燃气、华润创业、华润置地;在内地,其间接控股6家上市公司,像万科等。旗下有华润万家、苏果、华润雪花啤酒、999、双鹤、怡宝等众多知名品牌。
华润集团所涉的行业囊括了衣食住行,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这个不依靠行政明显垄断任一行业的“万亿帝国”——无论是其资产,还是旗下的企业数量、员工数量,乃至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在董事长被调查的关头,“稳定”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国资委官员关键时间点“力挺”华润
在临时掌舵者乔世波通过讲话、下基层等方式维稳的同时,国资委官员现身华润旗下企业,并做出了“全力支持”的表态。
在宋林宣布被中纪委调查15个小时后,4月18日上午9点半,华润集团召开高层会议,由副董事长王印在会议上传达了中组部“关于集团暂由乔世波总经理主持全面工作的决定”。
临时掌舵者乔世波在5天的“全面主持工作”期间,做的主要事情就是“维稳”。
乔世波对集团各部门负责人表示,“我们集团每一位高管,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讲政治、讲大局、讲纪律……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站稳政治立场,坚决贯彻中央精神,自觉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在华润畅通无阻。”
乔世波在着重强调“华润正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时刻”的同时,多次提到“稳定”一词。“我们要全力以赴维护大局稳定”、“努力防止影响企业和谐稳定等情况发生”、“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巩固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在乔世波说“我和其他几位党委委员也会分别到几家单位去听一听,看一看,与大家一起分忧解难”之后的第二天,以乔世波为代表的华润集团高层,就放弃了周末,分别走访了旗下6大战略级单位:华润三九、华润水泥、华润银行、华润万家、华润医药以及华润燃气。
“企业安定,人心稳定”,成了乔世波的工作重点。“稳定”,成了这位救火队长说得最多的词语。
在宋林被调查后,股市的反应也印证了乔世波的担忧:4月23日,华润系5家在港上市公司股价全线受挫,市值一天蒸发185亿港元。
4月21日下午,国资委副主任王文斌,现身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万家超市。根据华润集团官方网站信息,王文斌表示:“国资委将全力支持华润集团的改革和发展”。
华润万家,是华润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华润创业的下属企业,是中国最具规模的零售连锁企业集团之一,拥有的门店数超过4400家。
4月23日,华润集团官网宣布,集团在香港召开集团全体领导、各部室、战略业务单元、一级利润中心主要负责人会议,宣布招商局集团原董事长傅育宁任华润集团董事长,免去宋林董事长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