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发展扶贫产业,不少贫困户只能干着急,扶贫项目很难扶到真正的贫困户。现在,贫困户也能参与到扶贫项目中来,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近日,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清洁村村民罗启珍,在得知县里成立“一办六组”,将“精准扶贫”定到户后,十分感慨。
而今,贫困户罗启珍种一亩红薯可补贴280元,今年她要将红薯面积扩大到15亩。“只有瞄准贫困村、紧盯贫困户,才能进一步实施精准化扶贫。”彭水县扶贫办主任向武介绍,早在去年9月,彭水率先在全市开启了农村扶贫对象动态调整试点。经村民自主申请、小组民主推荐、村级民主评议、乡镇审核、主管部门审批、公示等程序,他们重新确认全县农村扶贫对象28895户、102747人,农村扶贫对象准确率达95%以上。
作为国家级重点贫困县、武陵山连片特困片区重要板块的彭水县,贫困发生率较高、贫困面较广、贫困程度较深,尽管各级政府对此开展了大量的扶贫工作,但部分扶贫帮扶资金仍陷入“扶强难扶弱”的怪圈,扶贫项目无法发挥长效机制,贫困农民也难以有效享受政府帮扶。
“对贫困户进行帮扶,政府的作用在于推一把、送一程。”向武说,为了加大实施“精准扶贫”力度,选准帮扶对象、找准发展措施、体现到户效益,彭水县成立了“一办六组”,即,一个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产业扶贫、教育扶贫、设施扶贫、生态扶贫、创业扶贫、社会扶贫6个工作组,分门别类地将扶贫工作精准到户。
其中,产业扶贫工作组将主导产业优先向贫困户覆盖、产业扶持政策优先向贫困户叠加、主体培育引领优先向贫困户集中、产业帮扶优先向贫困户倾斜,实现特色主导产业贫困村、贫困户覆盖率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减少低收人口2万人。
以高淀粉红薯示范区为例,该县到户补助政策是:每亩种子补助80元,化肥农药等物化补助每亩200元,加工大户农机补助在国家政策外再补助50%,龙头企业按照每公斤0.9元的保护价收购鲜薯。同时约定,采用“红薯种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 大户贫困户”的模式,由龙头企业负责红薯深加工,合作社负责红薯初加工。像罗启珍这样的贫困户,只负责种植红薯,不用担心产品销路问题,可增加收入50%以上。
新闻链接>>>
“精准扶贫”
为了增强扶贫的精准性,找准“贫根”,开好“方子”,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集中力量开展扶贫攻坚的意见》。市扶贫办也对“精准扶贫”实施补贴到户、股份到户、金融到户、产业到户、搬迁到户等“8个到户”政策。其中,对发展特色产业的贫困户,给予不少于1000元的资金扶持。对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户,最高补贴标准高于一般农户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