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辉是重庆市云阳县普安乡的一个普通农民,过去,他以养牛为生,一年的收入仅两三万元。
2011年10月,王勇辉由牛农转行做了蜂农,而生活也由此改变——短短两年多时间,他不仅成了养蜂大户,年收入增至10余万元,还把自己的家搬到了县城。
4月1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勇辉咧开嘴笑着说,这要得益于一个人——重庆蜂谷美地生态养蜂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晓华。
作为创业型科技特派员,38岁的夏晓华从2008年起就带着技术到云阳创业,带动库区3000多户农民发展产业化养蜂,让这些蜂农们由此尝到了甜头。
花半年时间选种
学管理专业的夏晓华1996年从重庆工商大学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一个转地放蜂的养蜂场。利用现代养殖技术进行规模化养蜂带来的经济效益,让他吃惊。
此后,夏晓华先后到山东、浙江进修蜜蜂饲养管理和蜂产品深加工技术,并于2000年回到重庆,在九龙坡区创办了一家公司,注册了“精灵子”商标,开始打造重庆本土蜂产品品牌。
2008年,夏晓华作为创业型科技特派员,前往云阳县开展科技扶贫,带动库区农户发展产业化养蜂。
“从气候条件、蜜源条件、蜂蜜资源等情况来看,三峡库区发展蜂产业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表示,经过技术专家多次实地考察,他们决定以三峡土蜂资源发展库区蜂产业。
夏晓华告诉记者,当气温在8℃时,三峡土蜂还能岀巢采蜜,而其他品种的蜜蜂一般在13℃左右就已经冷缩在蜂巢中冬眠了,所以,三峡土蜂也被称作是“世界上最勤劳的蜜蜂”,它的工作时间比其他蜂种长20%以上,能让蜂农采收到更多的蜂蜜。
“做大做好蜂产业,第一步就是选种和引种。”他说,为了选出能形成强群、采蜜优良的蜂种,他们花了半年多时间,几乎把云阳县上坝乡的原始森林和蜂农家都跑遍了,引种的难题才得到解决。
就地建立科技专家大院
为了高起点、高标准地打造三峡库区蜂产业,夏晓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山东农大、四川农大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引进了蜜蜂育种、蜜蜂饲养管理、蜂产品深加工等相关领域的17名知名专家,在云阳县人和镇晒经村建起了“三峡蜂产业科技专家大院”,对蜂农进行技术指导。
过去,当地蜂农养蜂都是用圆桶作蜂箱,蜜蜂储蜜和繁殖混在一起。这种方式不仅年量不高,每箱年产量仅10多斤,同时由于采收蜂蜜比较粗放,挤死的虫蛹体液和杂质也容易掺杂在蜂蜜中,引起蜂蜜变质。
为此,他们引进了活框养蜂新技术,并免费帮蜂农将传统的圆桶改成了方箱,一箱蜂蜜年产量最高可达到100多斤,品质也得到了提高。
此外,他们还自主研发出一种懒式中蜂箱,更适合三峡土蜂的生活习性。这种蜂箱不需要太多打理,蜜蜂也能在蜂箱里自己发展,年产蜂蜜量最高可达70斤。今年2月,这种懒式蜂箱还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不仅如此,蜂农还可以卖蜜蜂。”夏晓华说,一个传统的蜂箱,只能装两三万只蜜蜂,现在的新蜂箱,能达到五六万只,蜜蜂繁殖能力更快,一箱蜜蜂能卖到1500-2000元。
给蜂农吃一颗“定心丸”
为打消蜂农的顾虑,2008年4月,夏晓华决定先在云阳建一家蜂产品深加工厂,收购蜂农的蜂蜜等作为原料,开发深加工产品。
“对于蜂农采收的蜂蜜,我们有一个收购保护价。”夏晓华说,每吨蜂蜜的收购价在2万-4万元不等,这不仅让蜂农能够“旱涝保收”,这个价格平均每吨还能让蜂农增收6000-7000元。
蜂农吃了“定心丸”,也就更加乐意养蜂。经过短短6年的发展,如今整个三峡库区的蜂农已达到3000多户,其中800多户已成了100箱规模以上的养蜂大户。
“2008年,我们只在云阳收购了17吨蜂蜜。但到去年,我们收购的蜂蜜已经有700多吨。”夏晓华说,利用收购的这些原料,蜂产品深加工厂还开发出蜂巢蜜、蜂王浆、蜂花粉、超滤脱敏蜂蜜、巴峡白蜜等多元化的产品,并且成为我市目前唯一一家取得出口资格并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的蜂产品生产企业。据统计,去年该企业的深加工产品产值已达到3000多万元。
“以‘科技专家大院’为核心,可以带动整个三峡库区蜂产业的发展。预计5年内,整个三峡库区将发展到万人规模的职业养蜂人,蜂群50万群、年产蜂蜜15000吨,三峡库区也会变成三峡蜜库。”夏晓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