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趁着天晴,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向阳村村民黄明光扛着铁锹,提着水桶等走出了家门。他要将门口一条水泥小路与村道的连接处垫高一些,以免雨水顺着村道流到小路上。7个月前,这还是条不足50厘米宽的田坎路,每天两三百人都抄近路从这里经过,经常有人摔伤。黄明光便自己出资7000多元修建了这条水泥路,路人再也没因路窄湿滑而摔伤过。
黄明光和妻子都是重庆能源集团松藻公司运销部农民工,两人每月收入3000多元。向阳村紧邻重庆能源集团松藻公司运销部、洗选厂两家企业和柏香沟家属区。许多家住矿区的员工上下班,或当地居民从家属区步行去矿区都需要穿越向阳村,要走一个多小时。很多人便选择从一条长30多米,宽不足50厘米的田坎路穿过,这样可以省下近20分钟的路程。
田坎路就在黄明光家门口,既窄又湿滑。黄明光三天两头看到有路人摔倒,心里很不是滋味。去年9月,他突然向妻子宣布了一个决定:自己花钱将田坎路扩宽成水泥路。
妻子一算账,买材料加上请泥瓦匠,一共要花1万多元,便不同意。黄明光苦口婆心地劝她:“乡里乡亲的大家都认识,人家摔了你心里也难受不是。”妻子最终拗不过他。黄明光便花5000多元买来水泥、石粉等修路材料,请来村里的5名泥瓦匠开始修路。
谁知修路一开始便遇到阻碍,因为路面拓宽要占另一户村民家一分半地,对方不答应,黄明光便用自家的两分地跟对方交换。
去年10月,硬化了的新路基本修好了,最窄处2.5米,最宽处达了3米,可以容纳4个人并排行走,下雨天也不再湿滑了,大家伙儿上下班都选择走这条新路。
大伙是方便了,黄明光却发愁了——预算超支。然而,接下来的事让他没想到——按照当初约定,整个工期为12天,5名泥瓦匠每人每天的报酬是100元,黄明光需支付6000元人工费,但跟黄明光一起劳动了12天的泥瓦匠们却说:“老黄挣钱不多,修路也是为大家,收他的钱要被大家骂。”于是,5人只收取了每天20元的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