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三峡就被喻为长江的珠冠,文人墨客,无不浓墨重彩,状而绘之。而如今看到的三峡,是蓄水过后的风景,追溯更早以前的三峡景色,究竟是怎样一番模样呢?
4月15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我的三峡记忆——伍必端写生画展》在三峡博物馆展出,出自中央美院教授伍必端之手的200幅彩墨画精品和速写,第一次面向重庆观众展示40多年前三峡的旖旎风光。据悉,展览会展出至5月12日,市民可前往免费参观。
重现已沉入水下的三峡风光
初学者应多去写生
蓄水前的西陵峡、瞿塘峡、巫峡……《记忆中的三峡》中展出的100幅三峡彩墨画精品及100幅速写,是伍必端于1973年和1979年两次前往三峡写生的艺术成果。在他的笔下,众多三峡自然风貌的雄、奇、险、峻,以及山村景致的风光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出作品中既有浓墨重彩、气势恢宏的山水画,又有清新雅致、流畅明快的小景画。展览中每一幅展品均配简短说明文字,或描绘画作,或讲述技法,或以诗抒发作者心境……
据了解,伍必端艺术成就显著,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日本福山市中川美术馆等收藏。在开展仪式上,他还将《石宝寨》、《西陵帆影》、《横石》3幅彩墨画捐赠给了三峡博物馆。
“伍必端的画作不单单是艺术作品,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邓玲玲在看完展览后说,让年轻一代更加丰富了三峡历史的感知。
“三峡的很多历史遗迹已沉没于江水之下,对于能用自己的笔墨记录三峡珍贵的历史遗迹我感到很自豪。”伍必端还建言,现在许多初学美术的年轻人都喜爱闭门“修炼”,凭想象、记忆画画,“其实他们应该多出去写生,不仅能锻炼出扎实基本功,同时自己会留下珍藏永久的宝贵回忆。”
抗战逃难至渝开启美术之路
两赴三峡写生作画数百幅
“重庆是我的第二故乡,一到这里就情不自禁地说重庆话。”头发花白的伍必端已逾耄耋之年,他对上清寺、较场口、小龙坎等地的记忆依然历历在目,他在展览现场向记者讲述了关于他的“重庆情结”。
伍必端1926年生于上海并随父母定居南京,12岁至20岁的8年间,他是在重庆学习和生活的。抗战爆发后,伍必端从南京逃难到武汉,被当地战时儿童保育院收留。不久日本侵略者攻打武汉,保育院借助民生公司运送难童的轮船,转撤重庆。
“哇,好高啊。”伍必端兴奋地回忆,当开往重庆的轮船路过三峡之时,年仅11岁的他和保育院的孩子们都高兴地蹦起来,忍不住惊叹三峡的雄伟与奇美,“当时三峡让我太震撼了,那种景象的记忆一直贮存心底。”
来到重庆后,伍必端进入了陶行知先生创办的重庆育才学校,并在这里启蒙了他的美术课程,而后又到北京深造。直至1973年,伍必端受邀为国宾馆作画。“为了积累素材,我第一个报名选择要重回三峡。”伍必端说,这是他第一次回到三峡写生,虽然画了不少作品,但由于全程都只限轮船上,总觉得画得不过瘾,没有把少年时的记忆都找回来。
6年后,伍必端与中央美院国画系的几位画家同行,又一次来到三峡。每天早上,他们乘坐工作船出发游览,每到一个有特点的地方,就会让船靠岸,拿出画笔,对景写生。“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伍必端边说边露出会心的微笑,“有的画1个小时就画完了,有的则要4个多小时,那是我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光。”
一个多月时间里,伍必端画了100多幅彩墨写生和200多幅速写。画完之后,这些画就被装封进箱,但在他心中一直有个梦想——回到重庆展出这些画作。此后,通过多方打听,获得了三峡博物馆等单位的协助和支持,本次展览最终得以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