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重庆市科委获悉,由重庆西山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眼科手术动力装置近日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准予生产上市。同时获得注册证的还有中国首台脊柱微创手术动力装置。
据介绍,手术动力装置主要是在外科手术中对骨组织进行处理,如钻、铣、磨、锯、刨等,可用于神经外科、骨科、耳鼻喉科等很多领域。
“现在很多椎间盘突出患者,都会选择保守治疗方式,直到严重得难以忍受了,才会想到外科手术。”西山科技董事长郭毅军说,实际上,保守治疗的效果很有限,但之所以病人不愿意选择开刀,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传统开放式手术创口大、恢复慢,使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和负担高额的医疗费用。
他表示,近年来,以椎间孔镜为代表的脊柱微创手术逐渐兴起,主要针对脊柱疾病中占80%的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具有创口小、感染风险小、愈合快、痛苦小等优势。但由于椎间孔镜技术发展时间不长,在脊柱微创手术器械开发上,国内几乎是一片空白,主要被国外两家大企业垄断。
为此,西山科技在自身已有的手术动力装置技术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研发,成功推出中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微创手术动力装置,并申请了15项专利。
“相比现有脊柱微创手术器械来说,我们的动力装置能更好地进行手术处理。”西山科技研发部经理柳长风告诉记者,比如,射频刀头、手术钳等手术器械,可以很好地对软组织进行处理,但处理骨组织却很困难。而他们研发的动力装置,刀头直径大约2.5-3毫米,最高转速能达到4万转/分钟,通过椎间孔镜进入人体后,对软组织和骨组织都能实现快速、有效、稳定地切除。此外,他们还研发出一种万向脊柱磨头,可以多角度转动,扩大椎间孔镜的手术使用范围,让有些以前必须在开放式手术下才能进行的病例,可以通过椎间孔镜完成,从而减轻更多患者的疼苦。
据郭毅军估计,该动力装置的价格将只有国外产品的一半左右,这也将降低医院的医疗器械采购成本,进而降低患者的手术费用。
另外,由西山科技研发的眼科手术动力装置,也是全球首台为眼科手术量身定制的专用手术动力装置,目前已申请了22项专利,可在视神经手术、眼眶手术和泪道手术中进行应用,相比过去通用的手术动力装置来说,它设计的手术器械规格更有针对性,集铣、削、刨、钻、磨等功能于一体,其中最小的磨头直径只有0.5毫米,在眼科手术中进行组织切除的精准度和效率都更高。
据透露,目前,脊柱微创手术动力装置已有大坪医院等3家医院在应用,预计年产值将达到3000多万元;眼科手术动力装置今年将进行试销,预计明年产值将达到1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