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千年历史的盐场,难道真是斑鸠显灵?解除一县人民淡食之苦的盐场为何屡遭刁难,最后需蒋介石亲自干涉才得以重新恢复生产?
在重庆市城口县前河河畔,明通古镇繁华已不复存在。
从唐宋时期的小锅煎盐到明清时期的盛极一时,从民国的三度封井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再度兴盛,转眼之间,位于大巴山区深处的明通盐场已走过了千年的岁月。
如今,昔日繁华的盐场已难觅踪迹。3月20日,当70岁的明通盐场老盐工沈来学站在早已废弃的明通井旁,凝望着隐藏在对面高山之中的羊肠小道,思绪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商贾云集的年代……
斑鸠显灵发现了盐井?
“大巴山麓,前河河畔,有一小镇,名曰明通,内有盐场,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自古为商贾云集之地……”3月20日,73岁的明通镇居民王美桃一边用水桶接着斑鸠井内涌出的卤水,一边哼起了那首在当地流传甚广的儿歌。
自唐宋时期使用小锅煎盐以来,明通制盐的历史已有近千年,那么这些为明通带来百年繁华的盐井又是因何而来?
“老辈子都说,是白斑鸠显灵,才引领古人发现了明通的盐井。”站在斑鸠井旁,沈来学一边用桶接着卤水,一边对记者说起了在城口流传甚广的传说。据《城口厅志》记载,“斑鸠井位于明通井岩畔,其咸源至石穴中流出,相传明初有陈、罗二人捕猎至此,见白斑鸠飞入岩穴,白水出焉,尝之味咸,遂煎成盐。今现有陈、罗二人的遗像,灶户供奉之。”
“斑鸠寻井”的传说虽然神奇,但探究明通盐场形成的原因,却离不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城口县明通镇文化服务站主任徐高祥介绍,亿万年前,明通镇所在地是一片汪洋,后因地壳运动,海洋退去,形成内陆湖盆,又经千万年的地质运动,盐卤从绝壁中喷涌而出,形成盐井。
由于自身产量较少,又地处城口县偏僻的群山环绕之中,四周岗峦重叠,明通盐场自古罕为人知,但不可否认的是,盐井自开凿以来,便为解决当地人民的淡食之苦作出了巨大贡献。“道光二年(1822年),明通盐场年产盐量达13.8万斤,在满足城口县城用盐的前提下,部分食盐远销外地,可谓盛极一时。”徐高祥说。
为何盐场需蒋介石亲自干涉才得以重新生产?
在民国时期,明通盐场经历了三次关停,最后甚至惊动政府高层,在蒋介石亲自干涉之下,才得以重新生产,原因何在?
“还不是因为来自其他盐场的恶意竞争。”徐高祥介绍,进入民国以来,苛捐杂税逐渐加重,1914年,明通盐场因主管危盘石经营不善,积欠大量课银,被政府勒令关停。1925年秋,开县温泉镇的盐商以有碍销售为由,请求当时的省政府再次封闭明通盐场,自此,一场封井与反封井的斗争拉开了序幕。
“政府封闭盐场后,群情激愤,全县绅士130余人联名向政府许愿,请求重开盐场,政府不许,1937年,县长陈言浡顺应民情启封开煎,后被当时的四川省政府以纵容包庇的罪名给予记过处分,并派军队将盐井再次封闭。”说起当年的斗争情景,徐高祥打开了话匣,“盐井被封,波动全城,全县人民不顾强权压制,向各级政府请愿抗议,最终惊动了当时的民国政府高层,蒋介石于1940年8月亲自发布训令,准予开复明通盐井,当年9月,明通盐场正式复井。”
“随着明通盐场的重新开放,盐场生产也开始恢复正常。”徐高祥说,“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带领下,盐场用工业化制盐取代原来的古法制盐,并对盐场本身进行了全面的扩建,20世纪70年代后,日产量达2000多斤,在满足城口人民需要的前提下,远销云阳、开县等地。”
盐场虽关闭,盐文化却不会轻易失传
“盛极而衰,明通盐场的发展也难逃这个铁律。”在盐场工作了一辈子的沈来学从袋里掏出一根烟,狠狠地抽了一口,无奈地感叹道。
明通盐场为何最终还是难逃关停的命运?
“主要还是由于明通食盐的销量下降,而后,随着外地食盐的大量涌入以及制盐成本的提高,盐场逐渐开始入不敷出。”明通镇宣传委员谭荣说。最终,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最后一缕炉火的熄灭,经历上千年岁月的明通盐场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盐场虽然关闭,但绵延千年的盐文化却不会轻易失传。据明通镇副镇长朱子玲介绍,明通镇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建设盐井风情古镇的项目,将在未来1—3年的时间里,通过建设具有井盐特色的“井盐历史文化长廊”民俗风情街、建设井盐文化陈列馆等方式,从钻井、采卤、输卤、制盐等方面再现井盐生产技术的演革和发展,从而深度挖掘古盐井文化资源,让更多游客能领略到独具特色的明通盐文化。
小帖士
从重庆主城出发,经包茂高速转达陕高速到达万源,又经城万快速通道到达城口县城,再从城口县城上S202省道到达明通古镇。明通古镇距城口县城约77公里。
这里的美食有城口老腊肉、蜂蜜、核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