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短、在网上发布、吸引眼球的题材……这是许多人对微电影的印象。近年来,这种新的影视种类在国内广受追捧。
独立制作盈利道路漫长
3月24日,记者进入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一座居民楼,来到王健的独立影像工作室。
30多平方米的客厅里,王健正和来自加拿大的合伙人Acheson(艾奇逊)一起研究剧本。桌上放着一台佳能5D2单反相机和一台SONY微单,墙角则摆放着脚架和滑轨等设备。
整个工作室,就只有两人。自2012年以来,王健已经摄制了八九部微电影和纪录片。最新摄制完成的微电影《我和我的城市》,讲述的是几个年轻人在仙女山旅途中发生的故事。
“微电影的特点就是片时短,投资小,制作周期短。但这绝不意味着任何人拿个手机拍一拍,剪辑一下视频,都能叫微电影。”王健认为,微电影必须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
拍摄一部独立制作的微电影,成本通常从几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缺少行业层面支持,在长期没有回报的情况下,无论是出自商业目的,或是单纯的文化表达,如何实现自身事业的可持续,都是从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微电影订单逐年增长
金夫人微电影业务负责人王飞,日前刚刚带领数十位重庆的情侣,前往巴厘岛拍摄微电影。
“我们的客户大多是年轻人,题材也多为爱情类。此外,也有少数夫妇来拍宝宝主题的微电影。”王飞介绍,他们的微电影服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婚纱拍摄主题,另一类是私人定制。
据介绍,与传统的婚礼纪实拍摄不同,微电影中有更多剧本创作的成份。顾客会先将自己的爱情故事告诉编导,然后由编导撰写剧本,再准备相应服装、道具,选择场景,后期还会进行特效处理。
“拍一部微电影,要在多个地点搭建摄影棚,需要的工作人员,也比传统拍摄多出1倍以上。”王飞说,“前往国外拍摄,必须多人团购,辅以旅游项目,收费大概为2万元/人。如果团购人数不够多,就可能导致亏本。”
虽然收费较高,但微电影的市场反应不错。据介绍,从2009年开始至今,金夫人的微电影订单,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
现在,重庆本地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型影楼,有自己的微电影团队。更多的影楼在接到微电影订单后,会外包给专业的影像工作室。
“重庆围绕客户服务的微电影产业链已基本成型。”重庆盛锡影视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贺皓雯表示,微电影的个性化特征浓厚,客户从作品中获得的满足感,远远大于传统的纪实影像,这也是相关行业快速发展的核心优势。
重庆特色适合微电影取材
“无论是独立制作的微电影,还是面对客户的商业微电影,都需要与商业平台对接,并整合好各个项目环节。”艺人网重庆分支机构负责人陈女士表示,微电影,实际上是开辟了电视剧和电影之外的一个细分市场。
但微电影也正面临发展桎梏。一些尺度过大和粗制滥造的微电影,在网络上赚取了足够的点击和关注的同时,也不断挑战着影视作品的伦理底线。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日前也发布通知,要求从事生产制作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的机构,应依法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这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打擦边球、讨论争议话题的商业性微电影,在题材和内容上,都将受限。
“本土特色文化,未来将是微电影题材内容的重要取向。”Acheson(艾奇逊)表示,像重庆这样地域特色文化浓郁、风貌多样化的城市,未来可以成为很好的微电影题材、内容的发源地。
产生背景
近年来,专业数码影像摄制器材功能不断强大,价格也越来越“亲民”,使得小成本影视制作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
前景评估
盈利模式仍未健全,入不敷出成为常态,这都将抑制微电影行业制作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