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记者2月27日从重庆市财政局获悉,为切实助推五大功能区域的协调发展,重庆市已于最近出台《关于完善财政政策支持五大功能区域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根据五大功能区域的不同定位,实施差异化财政政策,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实行“不取多予”,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实行“巩固不取多予”,城市发展新区更倾向于支持产业发展和产城融合,都市功能拓展区更注重优化开发区财政体制,都市功能核心区更注重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完善。
新政策涵盖所有区县,倡导科学发展
重庆市财政局人士介绍,《意见》的政策范围涵盖了所有区县,内容上既有如何支持区县增强财力、又有促进体制机制建立;既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又有基础设施建设;既有支持开发开放、又有支持产业发展。扶持方式上既有财政政策,也有税收政策,还有金融方面的措施。此外,新财政政策还注意了政策阶段的问题,通常都以一届政府为限,既为政策调整优化留出空间,也有利于做好滚动预算规划。
差异化财政政策给各大功能区域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利好?
以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实行“不取”(即辖区内市级税收全留)政策为例,市与渝东北在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原为4∶6分成,政策调整后,市级分成收入全部留给区县,以增强三峡库区、秦巴山区生态涵养发展的财力支撑。这部分收入预计一年超过10亿元,若按年均增长15%计算并全部留存,仅此一项,到2017年渝东北地区政策性财力可增长100亿元左右。
“差异化财政政策既有产业布局的重新设定,也有考核标准的调整,更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但并不是说能坐享其成。”该人士提醒,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功能划分、政策引导和提供财力支撑,具体的发展要靠市场和区县的自身努力。比如渝东南、渝东北地区,保护生态并不是不要发展,不思发展,躺着吃财政补助,而是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突出特色谋发展,把产业搞上去才能分享到市里面的“扶持大饼”,实现科学发展。
设60亿元引导资金,支持五类优秀项目
市财政局人士表示,五大功能区域划分继承和创新了“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是符合重庆实际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重庆市财政收入实现稳步增长,表明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是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财经是良性互动的。因此,财政管理体制也不可能另搞一套。财政出台的差异化政策,是在原有政策基础上所做的适度调整、修补、完善和优化,是与五大功能区域划分以及当前区域财经发展现状相适应,与现行“分区域、分税种”的财政管理体制相契合的,更利于区域财政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他表示,今年,市财政局将把细化落实五大功能区域财政政策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从五个方面落实——
一是建立产业发展股权引导基金,设立60亿元的引导基金,通过市场化筛选支持项目的运作方式,支持工业、现代服务业、旅游、农业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等五个方面的优秀项目。二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将渝东北市级税收作为转移支付的来源,全部补助渝东北生态涵养区,支持该区域迅速提升财力水平、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三是进一步完善企业跨区县流动的税收基数划转方式,规范和统一全市的财政扶持政策,维护财经秩序,避免区县产业同质和恶性竞争,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四是在加大对开发区财政政策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和所在行政区的收入共享机制和支出分担机制。五是继续对民族地区实施最优的财政体制,并深化对该区域的财政状况分析,在坚持“不取多予”的前提下,整合生态扶贫搬迁等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优化支持方式、提高资金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