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2月12日电(记者蒋芳)寒冬时节,南京中华门外热气腾腾了600多年的“聚恩泉瓮堂”贴出了“歇业”的告示,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这处“贵”为江苏省级重点文保单位的明代澡堂不仅身世成谜,一说是朱元璋建的民工澡堂,一说是朱棣建的朝拜净身的高级浴室,由于修缮方案至今未定,歇业后瓮堂的前途也变得扑朔迷离。
在狭窄幽静的中华门外悦来巷,这个名叫聚恩泉瓮堂的老浴室的大门上醒目地写着“明朝古迹”“最古老的澡堂”的字样。之所以被称之为瓮堂,源于其外形看起来很像倒扣的瓮,而堂顶留有一个窄小圆形的天窗便于白天采光透气,墙壁上留有两个圆洞用作晚间摆放油灯照明。据介绍,整个瓮堂全部以厚砖砌成,不用一根木头,砖间隙以糯米汁粘合,十分坚固。半圆外形的设计也显示了古人的智慧,不仅便于聚热,而且水蒸气遇冷会沿墙壁流下不会滴落在人身上。
据了解,关于瓮堂的身世坊间流传着两个版本。一种说法是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在南京建都,从全国抽调大量民工来建造城墙。民工们终日劳累,汗湿衣裳,没有地方洗澡,满身虱蚤,浑身疥疮,苦不堪言。后由军师刘伯温建议建造了5处澡堂,解决20万民工的卫生和健康问题,聚恩泉瓮堂便是其中之一。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瓮堂与大报恩寺塔有关。明成祖朱棣为了报答生母碽妃的养育之恩,兴建了金陵大报恩寺。外国使臣、达官贵人常常要来朝拜,朝拜前需要洗澡净身,而“聚恩泉瓮堂”的名字就来源于此,因此这个瓮堂是明朝的一个高级澡堂。
究竟哪个说法是真的?有关专家表示,由于年代久远至今仍未有考证结果。而不仅身世成谜,目前已经贴出了歇业告示的瓮堂前途也未卜。今年春节期间,一些老南京想去瓮堂泡个澡,却只看到了墙上贴着的一纸告示:“因内部调整,暂停营业,敬请相互转告,何时营业,另行通告。”不仅如此,瓮堂的大门、窗子也都被水泥封上。由于所在地块已被征收,周边老街坊早已人去楼空,引发了不少人关于“瓮堂是不是要拆了”的担忧
记者了解到,早在歇业之前,瓮堂的生意也早不如过去。由于周边房屋大多已被征收,原来的老顾客们都已经离开了这里,只有几个念旧的老人还常来光顾。考虑到周边都已经被“征收”了,瓮堂附近比较荒凉,怕有人闯进来破坏了文物,秦淮区文物部门才把门窗都封堵上了,而下一步的打算将是“修缮”,而不是“拆除”。
南京市文广新局文物处负责人向记者证实,600多岁的瓮堂的确在准备修缮。瓮堂是江苏省级文保单位,修缮方案还需要召开专家论证会,并提交到江苏省文物局审批。至于修缮过后还会继续作为澡堂面向市民开放吗?该负责人表示,修缮后的具体功能也将在修缮方案中体现出来,目前仍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