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30日电(上官云) 今天是传统的除夕佳节,在这一天,阖家团聚,共贺新春。我国幅员辽阔,南北习俗不同,年夜饭也略有差异。作家、文化学者
崔岱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习俗来说,年夜饭一般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都是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此外,作为一个地道的北京人,崔岱远还特别提到,老北京吃饺子不在年三十而是在初一,叫做“五更饺子”;除夕年夜饭吃的则是正经的宴席,鱼和丸子必不可少,还有“豆儿酱”等压桌小菜,令人垂涎欲滴。
年夜饭习俗大不同:北方包饺子 南方做年糕
除夕这天,是全家团聚宴饮的日子,除夕年夜饭显得尤为重要。崔岱远表示,年夜饭一般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具体菜品南北略有不同,但一般都少不了鱼。“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年年有余”。据称,北方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饺子的形状很像一个个的小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的好兆头。有些地方讲究饭桌上的“鱼”不能动,因为其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属于一种装饰。
还有一种说法,除夕年夜饭某些地方会吃火锅,以象征来年日子红红火火;并且必吃萝卜,因萝卜俗称菜头,取“有好彩头”之意。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崔岱远表示,除夕夜喝的酒多为白酒,啤酒是民国时才传入,百姓也并不“认账”。
祭神也是除夕习俗的组成部分。“过去每到除夕夜,大家会摆桌祭神,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意思的民俗活动。”崔岱远介绍。
此外,我国民间在除夕还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甚至一直吃到深夜。
老北京的除夕年俗:吃“五更饺子” 压桌必不可少“芥末堆儿”
“大年三十吃饺子”已成为大家对除夕年夜饭的印象。但崔岱远却告诉记者,北京并非如此,除夕夜就是大鱼大肉的团圆饭,吃的是正经的宴席。这顿宴席吃什么没有一定之规,但必有鱼和丸子,以及“芥末堆儿”、“豆儿酱”等压桌的小菜。其中鱼寓意“年年有余”,丸子则代表团团圆圆,“豆儿酱”与“芥末堆儿”一般会提前准备好,除夕年夜饭直接切块食用即可。
“北京吃饺子在初一,这叫做五更饺子,最初并非给人吃,而是用于祭祖敬神。”崔岱远说,煮了饺子先祭祖,然后孩子们给长辈磕头,收压岁钱,“北京饺子是素馅,肉与葱蒜都不能有。”
提及原因,崔岱远表示,有人认为饺子用来祭神,而神仙是素食主义者;也有人说素馅寓意全家一年日子过得风平浪静,平安无事。在崔岱远看来,这在饮食上也很科学:春节一般大鱼大肉,吃一顿素饺子清肠胃是件很好的事儿。
崔岱远介绍,老北京人吃年夜饭大概在晚上七八点钟,吃完后,小孩去放放鞭炮、打灯笼玩耍,其他人剁馅包饺子。此外,还讲究在零点子时“踩松枝”,取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