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召开的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确定了重庆市2014年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增长12.5%,力争达到13.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力争达到13.5%;规模工业利润增长12%;工业投资增长15%,力争达到17%;万元GDP能耗下降2.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
为实现以上目标,会议提出了五方面的具体做法。
出台产业发展负面清单管理办法
在五大功能区域架构下,重庆市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入产出强度、能耗、排放等指标,出台产业发展负面清单管理办法。对没有列入负面清单的产业目录,允许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发展。
都市功能核心区,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发展工业设计、电子商务、金融结算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工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都市功能拓展区将重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建设电子信息、汽车和高端装备等支柱产业研发和总装基地,要集聚全市80%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70%的汽车产业产值。
城市发展新区,是先进制造业的主战场,要聚集全市90%的化工产业产值、70%的装备产业产值、70%的材料产业产值。
两大生态区,要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原则,依托区域内资源禀赋,结合产业发展基础,着力推进特色产业,到2020年,要聚集全市50%的消费品工业产值和60%以上的清洁能源。
新增汽车产能35万辆,核心部件本地化配套率达75%
明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将要重点推进海力士芯片等项目投产达产,加快京东方8.5代液晶面板等项目建设,开工高清电视模组等项目,信息产业智能终端销量累计达到1.8亿台,增长20%以上,本地化配套率达到80%。
汽车产业将加大垂直整合力度,促成长安福特三工厂30万辆整车、发动机二期、变速箱一期、长安铃木二工厂、上汽通用五菱三工厂等投产、达产,新增汽车产能35万辆,核心部件本地化配套率达到75%左右。
此外,还要全力实现香港力劲数控机床、浦项—重钢FINEX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力争MDI一体化、西南铝铝合金熔铸、鞍钢汽车镀锌板、中铝萨帕高档铝型材等项目投产;推进万达汽车冷轧板和镀锌板二期、北汽银翔乘用车、龙海石化重油、旗能电铝大板锭、力帆摩托车生产基地、群光笔记本电脑配件等重点项目达产。
打造10-15个千亿级重点工业园区
全市工业园区“1+2+7+36”的骨架已形成,但血肉还有待丰满。未来,重庆市将打造10-15个千亿级重点工业园区、20个以上百亿级特色园区。
下一步,重庆市将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加快形成结构优化、特色突出、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体系。
全年力争新引进项目100个,引资1500亿元
明年重庆市要在重大项目引进方面取得突破,力争新引进项目100个,引资1500亿元。
此外,重庆市将滚动实施500个重大招商项目,明年力争重点在国际品牌轿车、平板电脑、工业机器人等产业上取得突破。重庆市还要探索转变招商引资方式,在传统的政府机构招商的基础上,逐步探索依托专业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大型企业等社会机构招商新模式,切实发挥已引进的惠普、宏碁、富士康、英业达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国家和市级行业协会的带动影响力,帮助引进一些配套和行业性特征明显的项目。
发展3D打印4D高清电子等新兴产业
会议认为,重庆市下一步将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提升。特别是要运用信息化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提高产业发展综合实力。
重庆市将着力发展3D打印、4D高清电子、轻型通用飞机、节能环保、纳米材料、高档医疗器械等高附加值新兴制造产业;加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软件等信息服务业,以建设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快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高等级数据中心、腾讯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力争及早面向全球提供数据服务。
2013重庆工业回眸
物流:
渝新欧开行加密到每周3班,“渝深”五定班列实现每日1班、“渝沪”五定班列实现每周1班;开通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15条,定期货运航班每周48班。
服务:
8亿元区县切块民企专项资金全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5亿元市级统筹民营经济专项资金撬动融资110亿元,带动工业民间投资增长38%,占全市工业投资60%。
园区:
工业投产企业用地面积158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度达到75%。
提质增效:
笔电单台价值提高12.5%,汽车单台价值提升7%;全市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率继续保持20%以上;软件产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增长38%;技术改造投入占全市工业投资45%;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保持0.9%以上;工业产品合格率达到96%
外向度:
加工贸易离岸结算量超过1000亿美元,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结汇量超过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