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90.21%的土壤硒含量达到了中硒以上水平,这就是江津人为什么长寿的特有“密码”。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公布了其耗时一年开展资源普查得出的这一结论。
早在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向全球宣布,硒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誉其为“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去年6月,江津因拥有百岁老人122人,占全市的10.7%,而被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为揭开长寿“秘密”,江津区聘请了一批专家对该区长寿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表明,除环境宜居、心态平和、习惯良好等因素外,江津人长寿还与土壤和食品中富硒紧密相关。去年11月,中科院地化所启动了江津区硒资源调查工作。
中科院地化所高级工程师莫彬彬博士介绍,从去年11月起,中科院地化所前往江津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硒资源普查,共在该区提取各类样本8312个(其中土壤样本4762个、农产品2284个、畜禽产品367个、水产品116个、水资源样本603个),范围覆盖该区28个镇街3200平方公里。
调查结果显示,江津区的土壤总体处于中硒偏高硒水平,平均硒含量为0.3187mg/kg,远高于世界土壤硒平均含量0.2mg/kg。其中,该区中硒土壤占73.76%,高硒土壤占16.45%,中硒水平以上土壤占90.21%。此外,江津区大部分农产品也富硒。其中豆类、茶叶、花椒和大米四大类农产品,达到富硒水平的占比分别为76.4%、63.64%、63.3%和56.0%;鲜活鸭、鲜活鱼、鲜活鸽子、鲜活羊、鲜活鹅100%富硒,鲜活鸡98.82%富硒,猪肉60%富硒。
中科院地化所同时还公布了《江津区硒地球化学空间分布图》,显示江津土壤硒地球化学空间总体呈“勺子形”分布,即中部硒含量相对略低,向四周延伸呈增加趋势。
“这为我们发展富硒产业提供了科学依据。”江津区委负责人称,江津将据此做大富硒产品总量、做长富硒产业链条、做畅富硒产品流通、做响江津富硒品牌,重点发展富硒农产品、旅游、养老等三大产业,力争在2016年实现25亿元以上的产值。
市质监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钟建东表示,他们已在江津富硒农产品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省市的地方标准,制定了《重庆市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计划在明年1月1日公布并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