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世界》 2011年第7期,作者:廖海青,原题:《江泽民的退休生活》
退休后的江泽民极少公开露面,2010 年则更少。不过平时,他也到下面走一走,看一看,但只要极少的当地领导作陪,尽量不扰民,不影响地方日常工作。“随心所欲不逾矩”,或许是这位老人所属意的境界。
游历江南
据《人民日报》资深记者詹国枢透露,江泽民退下来以后,回到了他曾经任职的上海。除偶尔到北京外,大部分时间住在上海。他在上海的公寓,距母校交通大学只有咫尺之遥。
2010年4月26日,江泽民从上海出发,27日到达江苏无锡,参观了老师顾毓秀的纪念馆。29日抵常州。4月30日,江泽民在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时任省长罗志军的陪同下参观了瞿秋白纪念馆。在瞿秋白故居,江泽民透露,当年作为地下工作人员的他,就是在被窝里用手电照着读瞿秋白的《赤都心史》。
2010年5月6日,江泽民出现在南京。此后,他游历家乡扬州,参访母校扬州中学。在扬州期间,江泽民还宴请了老朋友、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李光耀女儿李玮玲在新加坡《海峡时报》撰文透露,父亲一行人原本打算直飞上海,但在江泽民的邀请下,决定先到扬州探望老朋友。
“我了解我的父亲。为了表现他不曾遗忘退休的老朋友,他乐意踏上这让人疲惫的旅程。这是独特且值得的一趟旅程。”
随后,江泽民又游历靖江、泰州等地,于15日到达安徽宿州泗县。在泗县,江泽民向县党史办的专家询问他的父亲江上青在皖东北革命斗争的细节等情况。随后到泗县烈士陵园举行祭奠活动。
观看歌剧
2010年6月6日晚,江泽民到国家大剧院观看威尔第经典歌剧《茶花女》,消除了有关他健康状况不佳的传言。
据悉,陪同江泽民观看演出的有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等。
喜爱文学艺术的江泽民对《茶花女》情有独钟。据《为了世界更美好——江泽民出访纪实》透露,2004年江泽民访法期间,对法国总理巴拉迪尔说,茶花女确有其人,她就和小仲马同葬在巴黎的一处公墓内。在座的时任驻法大使蔡方柏补充说,茶花女的墓就在蒙玛特高地。江泽民当即表示很想去看看,但来不及安排了。后来蔡方柏专门去找了茶花女墓地的录像送给江泽民。
题词作序
2010年11月的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永恒的记忆——苏联专家基列夫的中国情结》一书首发式活动在此举行。“这个看似平凡的首发式,其实是在圆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一桩心愿。”一位参加了首发式的人士表示。
上世纪50年代,无数中国青年——包括像江泽民这样在苏联受过教育和培训的“留苏学生”和人民政府为适应建设需要定向紧急培养的大批俄语翻译,被派往祖国各地,与苏联专家一起工作,努力建设年轻的人民共和国,而作为援华专家的尼古拉·雅科夫列维奇·基列夫对江泽民有知遇之恩。
据《永恒的记忆》一书作者刘人伟回忆,1956年5月,江泽民从苏联斯大林汽车厂实习归来,担任一汽动力处副处长。他的俄语说得很流利,与苏联专家可以直接对话交流。为此,已在长春工作近三年的基列夫,很快就同留苏的江泽民找到了共同话题。基列夫为一汽动力系统的建设、安装和调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雷厉风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格都让江泽民深感敬佩。在此后的工作中,年近30岁的江泽民和年长他14岁的基列夫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基列夫对一汽动力系统非常熟悉,他主动提出陪江泽民到各个动力站房、厂房内的变、配电间,一边看,一边介绍,使江泽民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全面了解了情况。1956年下半年,基列夫在再次延长援华工作期满即将回国之际,开始考虑未来一汽总动力师的人选问题。经过深思熟虑,他向当时的一汽第一副厂长、总工程师郭力推荐了江泽民。基列夫说:“我认为,江可以胜任总动力师的工作。他有理论水平,又在斯大林汽车厂实习过,也掌握了管理方面的经验,是总动力师的最佳人选。”后来,一汽厂党委采纳了基列夫的推荐意见,但基列夫在江泽民面前却从未提起过这件事。
为了纪念这位故人,江泽民亲自提议基列夫在华工作时的翻译刘人伟同志撰写此书,并亲自为该书题写书名并作序。
江泽民在《永恒的记忆》的序言中说:“在当时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艰难的情况下,一汽能够三年建成投产,基列夫同志功不可没。……他深深热爱中国和中国人民,矢志不渝,令人感佩”。他更把这位苏联专家与白求恩相提并论:“我觉得,基列夫同志身上也有这种国际主义精神。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忘记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