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长得像恐龙化石的“骨头”真的来自远古时期吗?专家拿起来看了一眼,只说了两个字:“假的!”
11月23日,在三峡博物馆大门外进行了四艺节的重庆要活动之一——免费鉴宝活动,引得重庆民间藏家蜂拥而至。从上午10点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的鉴宝活动,1000余件“宝贝”相继登场,但一番忙活下来,专家们无奈地表示:真品实在太少,80%的“宝贝”年龄都属于“80后”。
民间也有真品
现场惊现清朝大学士瓮方纲真迹
虽然临时搭建的鉴宝台只有不到5米宽,但藏家们的队伍已经排成长龙。队尾一位年过五旬的藏家,紧紧捂着身前的尼龙包,期盼地望着长龙尽头的鉴宝台。
半小时后,终于来到鉴宝区的他,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掏出被报纸裹得严严实实的“宝贝”,神情颇有些紧张。随着旧报纸被层层打开,两卷楹联慢慢出现在专家们眼前——“倒倾三峡水,浑如百合香”。
经专家鉴定,这副楹联出自清朝内阁大学士瓮方纲之手,“它是今天看到最好的一件真迹,温润丰厚的浓墨,由粗渐细的笔锋,价值本应在30万元以上。可惜有部分破损了,估价可能最多七八万元。”翁方纲为什么会在楹联里提到三峡?专家表示,因暂时无从考证,只能推测其可能曾经来过巴渝地区游学。
在得到专家的肯定后,这名藏家脸上挂满了得意的笑容,现场随之“炸开了锅”,市民们纷纷掏出手机对着真迹连按快门。至于“宝贝”从何而来以及藏家的姓名、身份,这名藏家均拒绝透露。
文物专家提醒
文物收藏不应存“捡漏”心态
刻有神秘文字的“甲骨”、看起来颜色亮丽的塑料“玉佩”、造型像被压扁的易拉罐的“清代瓷枕”……专家们说,这些“宝贝”基本都不是祖传,而是藏家们或多或少花钱买来的。在看了一天的民间藏“宝”后,几位鉴宝的专家无奈地表示:“真东西太少了,大多都是仿货,仿得早的出自民国,但数量都很少,更多的都是诞生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
随着近年来文物收藏市场的持续火爆,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收藏市场中,“他们就像买房子、买股票一样买文物。”市文物商店总经理邵卫东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藏家抱有“捡漏”的心态,想一买就赚的不在少数。“我曾经遇过有人拿20元买来的玉镯,还要鉴定是不是文物,这样的心态就是想‘捡漏’,总认为自己能在一堆假货中淘出真品来。市民收藏文物还是应先学点基础知识。”
文物市场内的东西真假难辨,那么在农村收购的“传家宝”靠谱吗?对于这个问题,邵卫东笑着说:“现在已有不少文物贩子,就是抓住了人们这样的‘捡漏’心态,带着仿制的‘文物’进驻到农村里,专门做这些人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