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爬行类多样性研究、新型桥梁结构探索与模型设计——两江三岸桥……这些听起来颇有些“高深”的项目不是科研院所的结题报告,而是一群中学生展示的研究学习成果。11月20日,2013年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工作会在巴蜀中学举行,一批优秀学生的研究项目令众人眼前一亮。
“我们从质疑中收获自信”
会上,来自清华中学、南开中学、育才中学、川外附中、杨家坪中学、重庆二外、巴蜀中学等6个项目组的学生分别展示了学习研究成果,他们研究的领域涉及生物、医疗、桥梁建筑设计、煤层开采、移动智能终端等。
“我们想在朝天门、江北嘴和弹子石修建一座连接两江三岸的巨型大桥。”川外附中高三学生张晋玮等人搬出自己设计的桥梁模型时,观众席响起一片惊叹声。其红色的钢梁、漂亮的弧形、人车双层分流的设计,不仅构思精巧,还附有一长串计算出的设计参数。
“当初,不少同学笑话我们的想法是异想天开,我们难过得整夜都睡不着觉。但是在老师的指点下,经过我们数百次的计算和修改,设计方案最终得到专家的认可。”张晋玮激动地说。
“通过这次的学习经历,我们学会了团队合作,懂得了坚持,也收获了自信。”张晋玮说。
成功的关键不仅仅靠广博的知识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研究,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清华中学高三学生李沐凌告诉记者,1年多来,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到湖南、贵州以及重庆市渝东南地区进行考察,找到了罕见的红点齿蛙、黔江林蛙、虎斑颈槽蛇,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市内外的奖项。通过这个项目的学习,同学们终于明白,广博的知识、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是成功的关键。
此外,杨家坪中学和重庆二外联合开展的“智慧课堂”移动智能终端服务系统开发、巴蜀中学的煤层开采中煤层气有效渗透率演化规律的试验研究等项目也得到了专家的一致称赞。
目前,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已纳入重庆市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研究项目。该计划将在项目学校中选拔具有创造性潜质且学有余力的高一年级学生,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间和节假日,进入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学生自愿选择和老师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题课题研究,形成专题作业。目前,重庆市包括重庆大学等9所高校的35个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成为该项计划的首批实验基地,重庆一中等22所普通高中成为该项计划的首批项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