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11月19日电(记者肖正强、聂建江)近期以来,兰州市最低气温降至零下,道路湿滑引起交通剐蹭事故高发。而市民的舆论矛头指向兰州市政府的污染防治措施——洒水降尘。这二者之间到底有何联系?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路面洒水结冰引发交通事故
18日上午,兰州城区发生多起交通事故。出租车驾驶员王师傅告诉记者,他一大早看到的交通事故不下20起,仅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就有5起,甚至出现多车连撞。甘肃交通广播的微信平台当日7时左右接到多条网友信息,反映内容均是“路面结冰严重,造成交通拥堵”。有统计表明,17日0时到9时,兰州市交通报警中心共接到交通事故报警40多起,这一数字是平时的3倍,事故原因多是洒水后路面冻结导致车轮打滑。
记者了解到,为了防治空气污染,兰州市从9月份以来每天坚持在全市主要街道路面洒水。“全城洒水”成为冬季兰州独有的风景。记者18日凌晨在市区主干道看到还有洒水车在夜间作业,当时温度已低于零度。
近期以来,兰州气温骤降,导致路面结冰,行车剐蹭交通事故高发。“太滑稽了!”当地市民对洒水一事诟病声四起。新浪微博网友“傅靖茹”说:“兰州洒水降尘固然是好事,但是在定西路亲眼目睹了因马路结冰路面打滑大巴车与小轿车相撞,天水路十字路口公交车相撞,骑摩托车的人在天水路十字路口摔倒,路人小心翼翼过十字路口,路上结冰了。”“Emma巍”说:“兰州市最近大街小道都是洒水车,苦了行人的鞋、司机的车,虽然兰州的天确实蓝了,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能维持多久呢?”
“悲壮”的污染治理工程
兰州市位于黄河河谷地带,受地理条件影响,兰州冬季空气污染非常严重。当地市民形容空气污染时说“麻雀在天上飞一圈,就和烂抹布一样脏”。
从去年开始,兰州市出台了被称为“史上最严治污季”的污染治理措施,除洒水之外,还包括天然气供暖设备改造、取缔户外烧烤、关停高污染小企业和车辆单双号限行等。
从兰州市西固区到红古区、永登县的公路两边,曾经有大大小小的工厂沿着庄浪河、大通河排开,这些小工厂排出的废气沿河谷而下,是兰州城区的主要污染源之一。11月中旬,记者沿公路走访发现,这些小工厂全部停产关门。
11月17日开始,兰州市开始实施车辆单双号限行政策,这一政策将持续到明年1月10日。这些措施得到市民的理解,但一种疑问一直存在:如此做法到底能否还兰州一个蓝天?实际上,对洒水的做法,市民也直呼其“太老土”,是“蚍蜉撼树”。
据了解,兰州市今年耗资3000多万元用于购置洒水设备,9月份开始,每天有逾百台辆洒水车和多辆吸尘车上街作业。从今年9月28日到11月初,全城每天洒水在万吨以上。兰州市城管局根据每天的天气、污染情况和马路干湿程度决定洒水的频次,通过洒水、喷雾和吸尘等多种手段抑制地面扬尘,并通过清洗工地工程车辆等办法减少人为起尘。
连兰州环保系统的工作人员都说此举“很悲壮”。“对兰州这样的城市来说,治污不采取得力措施很难见效。”兰州市副市长俞敬东说。
治污和便民的跷跷板
严厉的治污措施起到了一定效果,兰州市政府的消息称,截至11月17日,兰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69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0天,优良率达到了83%。进入冬季以来,市民普遍觉得“天蓝了”。
但治污措施造成的便民问题却突出起来。除洒水造成交通事故高发外,车辆单双号限行造成的出行难也引发不满。“治污是群众利益,便民也是群众利益,两者之间要找到平衡点。”兰州市政府一位负责人无奈地说。
“从来没有这么大面积洒水,没有经验。”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宁辉东说,“对洒水造成的交通事故,我们一定做出改正,不能把好事办砸了。”宁辉东还说,市民对洒水距离过宽、洒水时间等问题反映强烈,管理部门已经在酝酿调整,“如果降温,洒水就改成吸尘。”
兰州市交警支队支队长傅连宏说,因为车辆限行造成市民的出行难,市政府已经有较为成熟的预案,公交集团已经增加了100辆运营公交车,并对25条公交线路运营时间延时30分钟。“机动车限行还将结合污染物指数、逆温厚度、风速等气象情况,进行研判,适时调整限行相关措施。”傅连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