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这10万元的积蓄,我想捐给家庭困难的免费师范生。”日前,西南大学88岁高龄退休教师唐尚仙捐出10万元积蓄,希望一次性资助50名师范生每人2000元。记者从西南大学了解到,这并不是唐老师第一次捐资助学。十年前,她和丈夫、退休教师高兆奎已向贫困中小学生一次性捐出近8万元。
一次捐10万 老教授每日生活十分节俭
唐尚仙住在西南大学西师街一栋6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这是学校1982年分的,她自己没有买过房。
唐尚仙老师的家让人有点“意外”:不到十平米的客厅里,只有一张用过多年的老式沙发和几张旧木制的桌椅,墙上还挂着他们满头白发的婚纱照,照片上的两位老人(唐尚仙老师的丈夫高兆奎先生已于年初病故),一脸的幸福慈祥。床边摆放着一台吸氧机。
眼前的唐尚仙,已88岁高龄,背已微微佝偻,穿着非常简朴,谈话和蔼可亲,眼神平常而自然。
唐尚仙退休前是学校思想政治课副教授,老伴是校图书馆馆员。上个世纪80年代末退休后,两人每个月退休工资加起来才270元。1993年工资调整,退休工资加起来涨到2000元。这两年工资又涨了一次,还多了补贴,高兆奎病故前,两个人工资加补贴能拿到7000多元。但两位老人生活却十分节俭,唐尚仙的老伴1998年后,就再也没买过新衣服。
两位老教授都把钱干什么了呢?
10年前 她和老伴把住房补贴捐了出去
采访中,唐老师向记者回忆起了15年前回到家乡的情景。
那是1998年的一天,唐老师与丈夫高兆奎回到他们的家乡——永川区永荣镇、红炉镇,偏远的山区,那里经济、交通落后,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学生上学也很艰难,家庭困难的学生面临着失学的困扰。这次回家乡让唐老师夫妇感触很深,贫困孩子上学成了她们心中一直的牵挂。
“我们生活还过得去,何不捐一点钱,帮他们上学呢?”于是,她主动联系永川一所中学校长,提出要以奖学金方式拿出自己5万元存款,捐助品学兼优但家庭十分困难的学生。可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当她们把捐助贫困家乡孩子上学的事与儿女们商量时,儿女说,“您们老两口生活也并不宽裕,房子还那么窄旧,留一点钱你们养老用吧。”
可唐老师夫妇没有听儿女们的劝言,2003年,他们夫妇悄悄地从银行把学校发的住房补贴5万元取出来,加上自己的积蓄共78000元,一次性捐助给永川20所中小学的154名贫困学生,小学生每人补助400元,中学生800元。
唐老师边讲边拿出学生们的几十封感谢信,还有一叠学生家庭情况资料及受助学生的集体签名册,唐老师小心地翻着这一封封信件,像是抚摸自己孩子的心,眼中流露出慈爱与欣慰。
“老伴在世前,我们就曾商量过,我们和子女都还算过得去。我们一不买房,二不操心子女,还不如拿去帮助需要的人。” 唐尚仙说,就这样,在征得子女同意下,她拿出了10万元的积蓄,以夫妻的名义捐给学校贫困学生。“这次捐助也是我丈夫高兆奎的遗愿,我要帮他实现这个愿望。”
不求回报 学生好好学习她就满足
如今,唐尚仙还保留着曾经资助过的孩子的家庭贫困状况调查表。与调查表一起的,还有一叠厚厚的信件,从歪歪捏捏的字体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孩子们写来的感谢信。
“敬爱的高爷爷、唐奶奶:现在是冬天,你们要多穿衣服,别感冒了。我非常感谢你们,你们这么大年纪了,应该把钱留给自己用。这学期我语文考了81分,数学97分。我非常惭愧,下次一定改掉爱说话和搞小动作的毛病,会考得更好……我长大一定要想你们一样当一位教授,用节省的钱来捐助贫困儿童。”这是2004年永荣镇白云小学石山村校四年级学生周印写来的信件。
而像这样的信件,还有很多。受资助的学生还给唐尚仙折了千纸鹤、星星。看到孩子们获得这些成绩和孩子们的心意,唐尚仙十分骄傲。
“只要学生们争气,把我的钱用在学习上,好好学习,我就很满足了。” 采访结束时,唐尚仙如是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