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城市发展新区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发展成为川渝、渝黔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
嘉宾
陶长海:江津区区委书记
谢金峰:荣昌县县委书记
王秀模:重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优势
有历史经济文化、城市聚集和辐射的重要基础,同时拥有地理、资源、政策、交通等方面现实的和潜在的条件与优势
重庆日报:建成为川渝、渝黔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城市发展新区具有哪些独特的条件和优势?
王秀模:这个区域有历史经济文化、城市聚集和辐射的重要基础,同时拥有地理、资源、政策、交通等方面现实的和潜在的条件与优势,颇具竞争力和带动力的优势。
从地理看,城市发展新区江津、永川、合川等地与川、黔山水相依,城市之间距离都在几十公里至100公里左右,很适宜连片建设大市场、产业链和城市群。从资源看,重庆与川黔之间有相同资源,更有许多不同资源,完全可以互补共赢。从政策看,三省市同享西部大开发政策,又各自有其特殊政策,便于统筹协调用好政策。从交通看,通过西部大开发十多年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已成为重庆与川黔重点城市相通的主要纽带,下一步高速铁路建设更能激活人流,带动物流。
陶长海:江津毗邻川南的合江县和黔北的习水县,与泸州市和遵义市临界,地处渝川黔结合部的枢纽地带,历来是渝西至川南、黔北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成渝、渝黔铁路,渝泸(重庆至泸州)、渝黔高速路和长江黄金水道等是川南、黔北等资源入渝通江达海的重要通道。上世纪50年代,渝川黔就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始了合作。特别是近年来江津“千亿工业强区”战略的实施,新型工业很有带动性;渝泸高速路的建成通车,使江津成为重庆辐射联动川南地区的重要门户。
谢金峰:荣昌在渝西川东地区处于成渝经济区腹心,山水相连、人文相近、经济相融,是川渝合作的“桥头堡”;也是国家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重庆都市卫星城市,生产要素配置合理,承载能力强。随着成渝高铁开通、南充-荣昌-泸州高速公路建成,以及泸州云龙机场2018年通航,荣昌将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格局,可谓经济基础好,合作前景广。
意义
可以实现成渝经济与广西、云南等沿边省份的有机对接,形成更加强大的内陆开放平台
重庆日报:在川渝、渝黔区域合作中,城市发展新区为何能成为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意义何在?
王秀模:这么多年,重庆与川黔合作至少有两条经验:一是政府导向、企业主体;二是政策倾斜、合作受益。无论从地理上看,还是从区域合作历史来看,城市发展新区都具备合作共赢先行区的条件和基础。
谢金峰:建设川渝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有利于渝西川东地区错位发展,避免不当竞争,促进区域整体崛起;同时在川渝接壤地区、从次区域层面、从全方位角度,在合作机制、政策、途径等方面进行合作探索,也有利于探索区域合作共赢先进经验,为川渝合作奠定基础。
陶长海:从长远和国家层面来看,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的定位一是有利于迅速承接、转化并传递东部地区及国外产业转移,促进西部的资源优势与沿海地区产业优势的结合;二是三地的合作发展,将使成渝、渝黔两大经济板块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新突破;三是可以实现成渝经济与周边地区的有机对接,形成更加强大的内陆开放平台。位于长江产业带、地处渝川黔“金三角”重要节点的江津,会珍惜新一轮合作的机遇。
问题
三地多个行政主体各自不同的战略定位和发展需求,容易出现产业同质化、相互竞争、资源制约等问题
重庆日报:就此前的川渝、渝黔合作情况而言,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作为城市发展新区,建设川渝、渝黔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有何借鉴?
王秀模:存在问题,一是协作或合作的稳定长效机制未建立起来;二是产业结构错位优化调整不够;三是政策缺乏连续性;四是运作区域合作决策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下一步,务必转变观念,提高主动持久开展区域合作的自觉性,做到高效互补,竞合皆赢;务必提高水平,将国内外区域合作最新规则、管理引入重庆与川黔区域合作。
谢金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渝西川东区县合作机制的建立是自发的,机制的落实主要靠自觉,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支持和监督。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区县之间横向交通便捷,纵向交通滞后,大江大河利用不够,大型水利设施建设滞后,荣昌处于天然气供气末端,存在“有气无力”的状况等。三是渝西川东区县都把机械电子、农副产品加工等作为主导产业,发展定位趋同,不当竞争在所难免。
陶长海:江津在区域合作中也深有体会,以前不仅受到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制约,区域合作还缺乏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引导。建议在接下来的合作中,渝川黔各有关区县市在发展战略、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等方面,建立共建机制,做到互促互补,形成良性循环,不搞恶性竞争,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协调发展。
路径
要面向兄弟省份,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加快形成区域经济带、城市群和整体功效最大化
重庆日报:建成为川渝、渝黔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发展新区应该有怎样的实现路径?
王秀模:城市发展新区的再前进,不能再过多指望市里给项目、给资金,不能再过度依赖本地土地、矿产、人才等资源,而要面向兄弟省份,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加快形成区域经济带、城市群和整体功效最大化。目前当务之急要做的事,一是编制区域合作规划,二是完善基础设施,三是产业调整对接,四是制定合作政策及办法。
建议省市政府,一是组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良好区域合作氛围;二是建立定期的、稳定的省际协调联席会制度;三是共同商讨省际共用的大政策。
陶长海:下一步的区域合作中,一是要在渝黔高速、铁路,渝泸高速等交通干线沿途及临近的江津、綦江和贵州遵义、四川泸州等区县市创建经济合作示范区;二是以渝黔、渝泸线为主要发展轴线,加快构建渝黔、成渝城镇群;三是有效整合江津四面山、合江佛宝等7个国家级旅游品牌资源,联袂打造旅游精品,共同打造渝川黔旅游“金三角”世界级旅游品牌;四是加快江习(江津至习水)高速公路建设,依托渝黔、渝泸等主要交通干线和长江水道,在江津等地发展物流业,打造西南出海大通道,以降低矿产资源通江达海的物流成本。
谢金峰:建设川渝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渝西川东区县合作机制:一是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川渝合作要进一步提升合作层次,完善合作机制,具体工作可由两省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二是有必要将渝西川东地区各区市县政府的工作规划、计划、方案、总结、报告等相互交流,促进信息互通;三是统一制订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区域共性产业和各区市县特色产业,明确主导产业,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四是建立招商协作机制。通过签订渝西川东区市县招商引资合作协议等形式,以竞争求共存,以合作求共赢,以竞赛求共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