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2日电(记者王晓洁、李江涛)近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杨燕绥有关延迟领取养老金的言论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她在接受上海电视台《七分之一》栏目采访时表示,2030年之前实现男女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的目标,对于退休后到领取养老金之间的时光如何度过的提问,她表示:“男的去养老院做园丁,女的给老人洗衣服做点编织。多好!”此言一出,惹来一片批判之声。
“大家抓住某一句话不放,背后真正的想法被误读了。”杨燕绥对新华社记者说。当记者希望她进一步解释时,杨教授表示将就此事择日发布声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不认同杨燕绥延迟领取养老金的观点。不过,他强调,公众不应纠缠于延迟领取养老金的争论本身,而应该将目光投向其背后更重要、更迫切的议题——养老金制度改革。
网友炮轰:请站在劳苦大众堆里想想
8月中旬,清华大学提出的养老体制改革方案在网上公开。这份方案提出了八大改革举措,包括养老金顶层设计、双轨制并轨、制定《养老金条例》、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等具体措施,其中有关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建议引发公众广泛关注。8月下旬便已经有网友表示反对这一计划,而杨燕绥“男做园丁女洗衣”的说法一出更是惹来骂声一片。
“请说人话行不,站在劳苦大众堆里想想?”“书画家吴宝玉”在微博上表示。“阳春晚雪”则调侃:“百度显示杨教授生于1953年,正好介于50-65之间。请杨女士以身作则,马上退休,拒绝一切工资福利,带头去养老院洗衣服。”还有人指责杨燕绥“站着说话不腰疼”。
但也有声音认为,公众应理性思考杨教授的言论。署名为邓海建的评论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养老制度调整箭在弦上,其中“钱”的问题不容忽视,在以银行存款为主的投资体制下,中国养老保险基金获得的年均收益率不高,如何管理、分配养老金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杨燕绥:帮老人洗衣服为什么不可以做呢?
截至记者发稿,杨燕绥仍未发表公开声明。但是,在她近日做客人民网以及在《七分之一》栏目中,都曾详细阐述延迟领取养老金背后的考虑。
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杨燕绥解释,退休年龄和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是不同的。对于在65岁领取养老金之前就已退休的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如何度过退休至领取养老金之间的过渡期:一、有足够收入,工作与否随心而定;二、不得不工作,增加的缴养老金年限确保其未来可以领取“奖励养老金”;三、没有能力就业,政府要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者使其提前领取部分养老金。
对于“男的去养老院做园丁,女的给老人洗衣服做点编织”的说法,杨燕绥表示:“为什么不可以做呢?一说做园丁就错误的吗?帮老人洗洗衣服做做饭就错了吗?”她说,自己曾在一个社区做了一个样板项目,大部分员工是打扫卫生、做贴身服务的,他们的年龄基本在五六十岁左右。她表示,“50、60岁的人去照顾70、80岁的人,这是社会转型的一个必然的结果”。
养老金制度改革本身更值得关注
对于杨燕绥的说法,各方观点不一。唐钧与杨燕绥共同参与了12日的人民网访谈,两人针锋相对,他不赞同杨教授的观点。
“我不认为中国人能工作到60多岁。”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唐钧坚持了自己一直以来的看法。
唐钧表示,中国劳动人口的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很少有人能在退休后继续工作。按照杨燕绥的观点,大部分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会领取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或提前领取部分养老金。“按照现行的退休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人们退休后也是要领取退休金的,都是领钱,何必折腾?”
此外,在唐钧看来,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产业的升级,未来中国社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果鼓励更多老年人进入就业市场,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将“雪上加霜”。
唐钧呼吁媒体和公众将目光投向清华大学提出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方案本身,而不是盯着延迟领取养老金这一点建议不放。
杨燕绥等清华大学教授提出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方案认为,中国目前亟待改变养老金的“双轨制”,即企业职工的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发放标准不统一,造成分配不公、企业负担过重等问题。对此,我国应推行“国民基础养老金+个人储蓄养老金”的养老金制度,即国家提供基础保障,在此基础上实行市场化的养老金调节手段,前者打破身份限制,居民之间差距很小;后者的运作更加个人化、市场化。
“除了延迟领取养老金,我基本认同杨教授的观点,未来应该实行基础养老金与个人储蓄养老金的二元结构,这是当前有关养老金制度最为迫切的议题。”唐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