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至15日,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第五次会议将在重庆举行,包括《邓小平时代》作者、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中心前主任傅高义教授、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研究院方德万教授、牛津大学中国抗日战争研究中心主任米德教授等90余位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学者,将带着他们多年的研究成果齐聚一堂,与中国学者一起切磋交流,向中国和世界展示他们对中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相关课题研究的新进展。
全球学术界超豪华阵容现身重庆
据了解,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是由中、美、日著名历史学家共同发起,全球顶级学者共同参与的以第二次中日战争为对象的国际性共同研究项目和学术会议。先后在美国、日本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中国西南大学等联合主办,主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下的中日战争”。
事实上,这已不是重庆第一次“做东”。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勇教授介绍,2009年,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第一次轮值中国举办,第四次会议地点就选在了重庆。在此次会议上,“重庆抗战工程”和“中国抗战大后方”的概念首次登上这一国际学术论坛,得到国际学术界的积极回应。会议发出了《重庆倡议》,充分肯定重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重庆抗战工程是“远见卓识之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值得期待”。这标志着中国学界尤其是重庆学界的研究成果开始进入西方主流社会。
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第五次会议再次落户重庆,集合了来自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学术精英的超豪华阵容,目前已收到论文60余篇。谈到此次会议的意图,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汪朝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日战争不仅是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与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前几次会议讨论中日战争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地区的基础上,此次会议着重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背景下讨论中日战争,有利于将中日战争融入整个世界的大环境中,关注世界环境和这场战争之间的互动影响,从而使我们对于这场战争的认识更多样化、更深入。”
重庆抗战工程让重庆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第二次选择在重庆召开学术会议,证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尤其是对重庆抗战历史研究的充分肯定。”周勇说,重庆抗战工程的实施与中日战争共同研究密切相关,该工程的一些突出成就,也让重庆在国际相关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
据了解,重庆抗战工程全称为“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自2008年以来,该工程在历史文化研究、遗址抢救保护、文献收集整理、文艺精品创作、文化设施建设、对外交流合作等六大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其中,历史文化研究、遗址抢救保护、对外交流合作、文献收集整理这四方面成效最为显著。比如,2008年至2012年,我市就发布抗战大后方研究课题50余项,出版大批学术专著;2008年起,我市对重庆抗战遗址进行了全面普查,经过维修与保护,今年有20处(73个)抗战遗址入选第七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名录;此外,我市还举办了重庆大轰炸与日军暴行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讨会、抗战文学与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共合作历史研讨会等多个大型国际性学术会议,参与重庆抗战工程的一批专家学者还应邀赴英国牛津大学、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参加抗战史国际学术会议,并作主题发言。
“中日战争共同研究第五次会议的召开,将标志着‘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板块’的正式形成。”周勇对此次会议充满信心,“此次有近30位来自中国西部地区的学者提交论文,其中包括几位硕士、博士参与盛会,可以看出该领域已经从过去零星的学术研究,形成了整体而固定的研究群落,而且后继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