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同耕 方凤富走进泰国画展”日前在泰国曼谷泰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举行,76岁的著名国画家、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退休教授方凤富的69幅国画精品惊艳亮相。其中,方凤富创作的葡萄题材的画作更是倾倒了当地美术爱好者。
“我准备再用10年的时间,在中国画的形神兼备、似与不似之间,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9月5日,接受记者专访时,方凤富激动地对记者说到。
师从国画大师苏葆桢
方凤富,重庆忠县人,以葡萄画闻名中外,被誉为“方葡萄”、“葡萄王”。
此次在泰国的展出,他带来的精品画作中,尤以葡萄题材的作品为主。作品中不少是第一次与中外观众见面。“我想通过这次展览,带给泰国观众近距离欣赏和了解中国西南画派画家腕底的无穷魅力。”方凤富表示。
这位古稀画家是怎样炼成“方葡萄”的?
方凤富出生在一户贫苦的农家,幼年生活的艰辛,锻炼了他坚定的意志和不惧逆境的精神。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方凤富考进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系,上了一年学后,因为嗓子变声,他转入美术系学习造型艺术。1960年,我国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方凤富被学校安排提前毕业,在美术系从事行政工作。热爱国画,但却没有学到扎实的技法,方凤富很痛苦。好在,当时美术系的老师、著名国画大师,有着“苏葡萄”美誉的苏葆桢向他伸出了双手。在当学生期间,方凤富曾上过苏葆桢一个月的课。立志学习国画后,他就常常借苏葆桢的范画临摹。
从1962年至1964年上半年,方凤富几乎每天晚上都把自己关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配电房里。如饥似渴、挑灯夜战,临摹画作200多幅。“画好了,我就拿去找苏老师指点。”方凤富对记者说,苏葆桢给了他很多帮助,“他教会我要踏实做人、踏实画画,这对我的一生都有影响。”
2007年提出“衰年变法”
上世纪80年代,方凤富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和大赛,并屡屡斩获大奖。近30年来,方凤富的作品先后赴罗马尼亚、加拿大、台湾、日本等地展出,30多幅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钓鱼台国宾馆等机构和多家纪念馆、博物馆收藏。
但方凤富并不满足自己取得的成绩,2007年,他在北京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中提出要“衰年变法”(指一个艺术家在生命的晚年,对自己的艺术进行改变,成功的范例有齐白石——记者注)。“衰年变法”本身是充满风险的一种举动,它不仅是对艺术家才智、胆魄和心力的一种检验,同时也是对画家是否长寿的一种挑战。
方凤富告诉记者,过去,他的画作多是小写意,“变法”后,他以葡萄画为主体进行花鸟画大写意创作。
2011年,在法国进行展览期间,方凤富专门去观察了法国葡萄。“法国葡萄比中国葡萄皮厚,枝叶的色彩更艳丽。”
回国之后,他以在法国所见的葡萄为题材,创作了国画《秋香》。这幅作品今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北京翰海精品拍卖会上,以人民币102.1万元落锤,创造了方凤富单幅作品的最高成交价。
“我想再用10年的时间,在艺术上达到新的高度。学习朱德群、赵无极两位艺术大师的中西融合,在他们的节奏美、色彩美和韵律美中,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创作出自己的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