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台剧目、6大场馆、20场演出、2万观众。
作为第四届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的首个演出活动,历时3个月的“舞台艺术之光”2013年重庆市优秀原创剧目市内巡演活动于近日落下帷幕。
惊心动魄的杂技、大气磅礴的歌剧、现代时尚的芭蕾舞、经典唯美的传统戏剧……让山城的观众在炎炎烈日下,度过了一个优雅的艺术之夏。
创新
经典剧目“走出”主城剧场
5月31日晚,作为本次巡演活动的首演剧目——重庆杂技艺术团原创杂技剧《花木兰》在万州体育馆上演。抒情浪漫的故事情节、惊心动魄的高空技巧、简约唯美的舞美设计,将家喻户晓的“花木兰”传奇故事展现得惟妙惟肖,观众席上掌声、尖叫声响成一片。
“以前看一场演出,自己开车到主城往返要花6、7个小时!这次巡演活动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精彩绝伦的演出,实在太好了。”万州区五桥街道王晓峰乐滋滋地说。
据了解,本次巡演活动囊括了我市近年的原创优秀剧目,涵盖戏曲、杂技、歌舞、话剧、芭蕾、歌剧、曲艺等艺术类别,包括歌剧《钓鱼城》、杂技剧《花木兰》、京剧《金锁记》、川剧《灰阑记》、话剧《幸存者》、现代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歌舞《云上太阳》等10台剧目。
演出的最高票价380元,最低只需40元。高品质、低价位的演出共吸引了2万名观众现场观看。
与往届艺术盛会最大的不同,就是此次巡演“走出”了主城区。参演剧目先后在国泰艺术中心、川剧艺术中心、万州大会堂、万州体育馆、涪陵大剧院及永川文化艺术中心上演共计20场。
市文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采取低票价、区县巡演的方式,就是想让更多的普通百姓走进剧场,让更多的基层群众感受文化的快乐。”
亮点
剧目平均上座率达85%
酒香也怕巷子深。长期以来,开发演出市场、引导文化消费的能力一直是包括重庆在内,全国各大艺术院团的软肋。
“此次巡演活动对于如何宣传、推广各大艺术院团以及经典舞台作品做了详细而周密的策划。巡演剧目的平均上座率达到85%。”巡演活动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称,首先,他们对演出市场进行了充分的调查,针对不同的剧目做有针对性的营销。例如,他们将川剧、京剧的目标锁定在年长人群,并与某养老中心合作,确定了2台剧目、4场演出冠名包场。
针对歌舞剧,他们将目标人群锁定在各大民间舞蹈群体,并到各老年大学舞蹈班、少年宫舞蹈班,以及渝中、江北、沙坪坝等商圈坝坝舞队进行上门宣传,实现了歌舞类剧目95%的上座率。
针对杂技,他们将目标锁定在青少年和儿童群体,并适时地在“六一儿童节”前后推出杂技剧《花木兰》,实现票房收入30余万元。
反思
“夺大奖”也要“抢市场”
“一些得奖的精品力作,观众并不买账。”本次巡演活动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坦率地说,“叫好不叫座”是我国一些艺术精品目前的困局,得了奖却在观众中鲜有反响的尴尬并不少见,而此次巡演活动也不例外。
该负责人称,从票务销售来分析,杂技剧《花木兰》、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歌舞诗《云上太阳》特别受到观众喜爱。川剧《灰阑记》、《鸣凤》,京剧《金锁记》,因为找准观众人群,得到了很多戏迷朋友的追捧。但是,也有个别剧目因艺术形式观众比较陌生、地域性太强及缺乏营销手段等多种原因,票房相对较少。
“我们各专业院团要做更多好看、好听、好玩的戏。”该负责人称,希望各大专业院团在创作新剧目时,把握市场需求,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知识性俱佳的文化产品,才能真正的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一些作品可以做不同的版本,例如精装版争夺奖项,简装版挺进城市,草根版主打农村,这样可满足不同层面的市场需求。”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