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乡建委主任程志毅、市农委主任夏祖相详解工程内容:今年计划完成改造10万户。改造补助标准为:C级危房7500元/户,其中渝东北、渝东南提升到8500元/户;D级危房3.5万元/户
农村房屋危险性鉴定等级划分
A级 结构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发现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
B级 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C级 部分承重结构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
D级 承重结构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必须拆除重建。
未来5年内,我市将结合新农村建设和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以解决农村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两最”)的农户居住安全为目标,完成4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面消除现存农村D级危房。
我市为何要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改造中如何确保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的农户最先受益?这对农民有何影响?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程志毅、市农业委员会主任夏祖相日前接受专访时,对这些问题作了详细解答。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让贫困农户也住上安全、相对舒适的房子
安全,一直排在农民对住房要求的首位。
“近年来,我市已完成4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程志毅说,“未来5年内还将完成4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这些危房主要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其中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就占了约六成。
“许多没有改造的危房,往往是因病、因残致贫的家庭,自身已拿不出大量资金对房屋进行较大的加固修缮或新建。”程志毅说,“因此,改造农村危房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也是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重庆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让贫困农户住上安全、相对舒适的房子,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具体体现。”夏祖相说。
据介绍,通过农村危房改造,我市将进一步保障农村贫困群众的基本居住安全,提升农村住房质量,建立农村基本安全住房保障制度;同时刺激农村消费,带动投资向农村地区转移。
实行“三不改”,确保住房最危险、最困难的农户先受益
如何确定农村危房补助户?补助资金如何使用?我市已积累了一套较完整的经验。
首先,在农村危房改造中实行“三不改”:长期闲置无人居住的不改造,不符合当地规划的不改造,非危房的不改造,以确保住房最危险、最困难的农户能最先受益。
在具体实施中,我市要求在确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前,必须由专业机构进行鉴定,确定其安全级别,让极度危险的农房优先得到改造,并对改造实行全过程监督;通过走村入户、拍照录像建档、张榜公示等方式,确保“两最”农户优先受益。
农村危房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往往让不少贫困户望而却步。
程志毅表示,目前,我市农村C级危房(局部结构存在隐患),每户可获补助7500元,其中渝东北和渝东南山区调高到每户8500元。这样,农户基本不用掏钱,便可实现农房的修缮加固。
对于需要新建、重建的D级危房户,市建委测算,新建一套建筑面积60至80平方米、基本满足功能需求的农房,造价在5万元左右。国家、市和区县财政补助70%,能让贫困户尽快圆上“安居梦”。
同时,不少区县还实行农房构件的定点生产,更换所需的梁、柱可实行订购并“送货上门”,降低了农房改造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
尽管40万户的改造计划是在5年内完成,但我市依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将原来的“改危、功能完善和环境整治三措并举”,转变为“改危为主”,功能完善和环境整治由区县和农户根据经济状况自行决定。
同时,今年我市计划将完成10万户的改造,其余30万户在后面4年内完成。据了解,今年1至7月,全市启动改造13.2万余户,已完成改造9.1万户。
结合生产、生活、生态的改善,助农户安居又乐业
目前,在农户同意的情况下,我市对D级农房改造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对于鳏寡孤独人员,通过新建或扩建敬老院、福利院安置;二是就地新建、重建;三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和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迁居到集中居住点。
“对于这部分人,我们将结合生产、生活、生态的改善,帮助他们安居又乐业。”夏祖相说。
在改善生产条件方面,除了因地制宜发展二三产业外,鼓励农民融入当地农业产业布局中来: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特色效益农业;鼓励农民加入合作组织、发展家庭农场、与龙头企业对接等,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高收入水平。
在改善生活条件方面,通过集中居住,配套建设人行便道、公路、饮水、娱乐健身场地等,实现“走路不湿鞋、喝水不用抬、坝坝舞跳起来”,提升生活品质。
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结合新农村、美丽乡村示范建设等,配套建设排污系统和污水处理池,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通过沼气池的修建,同步改厨、改厕、改圈等,通过改善村庄人居环境,让乡村更整洁、美丽,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助推“美丽重庆”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