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一句道出文人墨客将品茶作为精神享受的生活方式,古人品茶到底有哪些讲究?西汉开创民众私人铸钱币的先河,私人造钱的模具长什么样子?将于8月31日在三峡博物馆开展的“三峡文物保护成果展”中,4件精美的宋代茶盏与一方汉代民间钱范(制造钱币的模具)将揭开谜底。昨日,记者在三峡博物馆的库房内,提前看到了它们的“尊容”。
4件茶盏精美无比
在宋代,茶与柴米油盐相提并论
底座似一朵刚刚开放的莲花,花瓣高高立起约10厘米,花瓣内裹一个精致的壶,壶身可以脱离底座取出斟茶倒水……这是记者在库房展架上,看到的一件小巧的白色茶盏,它还有一个十分文艺的名字——“白瓷水注”。
在“白瓷水注”旁还摆放着另外三件茶盏,其中,质感最好的一件叫做“影青茶盏”,全器由盏、托、底三层相叠构成,其表面微微透露的淡青色晶莹光泽,让人有种穿越历史的梦幻之感。
“白瓷水注可能出自景德镇湖田窑,而其余则是四川窑口所制,做工方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三峡区域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彭学斌告诉记者,面前的4件茶盏均是从奉节宝塔坪出土的宋代瓷器,为国家二级文物。
茶具如此精美,宋人到底有多喜欢喝茶?彭学斌介绍,宋代是极其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一些文人雅士更流行斗茶雅趣,极为崇尚茶具的精美。当时人们常说,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把茶和柴米油盐相提并论,可见当时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当时斗茶可谓风靡一时,如同西班牙斗牛一样惹人眷恋。”
据考证,斗茶始于唐代福建建州茶乡,是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比拼新茶优良次劣的一种比赛。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令其充满趣味和挑战。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今天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人所关注。如今,古人斗茶的一些技法已难觅踪影,可我国西双版纳等地,仍能看到古代斗茶的遗风。
汉人私铸不足为奇
一方钱范一次能造50多个五铢钱币
现代人私造钱币属于违法,但在汉代,民间造币却不足奇。昨日,记者就在库房内看见了出土于云阳李子坝的一方造钱模具——钱范。这方钱范长49厘米、宽16.5厘米、高5.5厘米,其身被两条断痕一分为三。钱范表面斑驳着铜色的痕迹,50多个五铢钱币的模子清晰可见。
“这里就是浇口,铜液就从这里浇入。”彭学斌指着钱范一端向记者揭秘五铢钱币的铸造方法。记者看到,浇口处有较粗的一个凹痕,仿如大树的主杆,随着“主杆”向上逐渐分为三个分支,将五铢钱币的模子分为4区,铜液就从这些分支里顺势流入,冷却后,便可成形。根据现存的印迹判断,这方钱范一次能造50多个五铢钱币。
钱范为铸造钱币的模子,应当规整、精美,钱体文字应细致秀气,而这方钱范看起来为何如此粗糙且币形也不规整?
彭学斌透露,西汉王朝初立,汉高祖刘邦不知铸币原为国家特权,直接影响国家金融和经济的命脉,开了鼓励民众私人铸钱币的先河。新朝王莽实行多次币制改革。初期铸币文字精致、厚重,中后期因滥铸,致使民间百姓私铸行为泛滥,钱币质量较差……“这方钱范为当时民间私铸,做工粗糙也就不奇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