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联席会议办公室获悉,截至今年3月,全市农村留守儿童97.73万人,比去年的107.41万人减少9.68万人,三年共减少留守儿童32万余人。另一方面,记者也了解到,由于寒暑假期间监护管理不到位,留守儿童在意外伤害、学习辅导等方面问题突出,最缺的仍是心理关爱。
假期监护管理问题突出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在园幼儿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共392.30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97.73万人,占24.91%。农村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两翼”地区,有68.11万人。其中人数在5万人以上的,有开县、云阳、垫江、忠县等8个区县。开县最多,为9.4万余人。
“目前来看,一个新的突出现象是,留守儿童不在学校的寒暑假期间,监护管理问题较多。”市妇联儿童工作部李艺介绍,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文化程度较低、监护能力弱的人,特别是暑假农活多,收玉米,割稻子,挖红薯……监护人无暇照顾孩子,孩子们下河游泳、意外伤害等安全事故频发。有的留守儿童还要亲自参与繁重的体力劳动。
市关工委近年对全市18个区县6300余人(含干部、教师、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等)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45%的人认为留守儿童“监护有人”、“亲情有护”、“活动有地”的达标情况不理想,其中对“监护有人”评价最差,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能力低下导致许多留守儿童离开学校无人管教,学习无人辅导,出现安全事故等。
“安全教育是假期关爱留守儿童的重点工作。”李艺说,市妇联、教委与水利、公安等相关部门每年都进行联动,定时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排查,开展家庭教育,组织区县、乡镇开展读书、演讲、亲子等集体活动,让志愿者“一对一”帮扶重点贫困留守儿童。同时,还设有“儿童之家”,“爱心家庭流动学校”,采用“代理家长”和社会托管等载体形式,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照顾。
物质关爱无法弥补亲情缺失
市人大调研组在云阳发现,一些留守儿童父母长达8年不回家,也不联系。3~5年不回家的占30%。而我市有的贫困地区40%以上留守儿童,与父母一年都没联系一次,只有极少数父母会在暑期回家与孩子作短暂的团聚。
“农村留守儿童最缺的仍是心理关爱。”长期从事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市教科院副院长王纬虹说,虽然一些留守儿童会收到来自父母和社会各界的书包、衣物、书籍等物品,但这些物质关爱远远不能弥补亲情缺失的问题。
王纬虹认为,培养、照顾农村留守儿童还在于做好农村教育。近年来,市教委在农村教育财政投入、中小学生营养改善、建设留守儿童关爱阵地和村小建设管理等方面都加大了力度。但目前来看,部分贫困区县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速度仍跟不上需求,师资力量薄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奇缺,留守儿童心理教育严重滞后。
父母离婚对留守儿童造成二次伤害
近年来,我市离婚率逐年升高,农村地区也不例外。李艺还谈到一个现象,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本就缺乏关爱,如果再离婚,对孩子不管不问,对留守儿童造成的二次伤害更大,孩子“被抛弃”的感觉会加重,可能形成自卑、自闭等不健康心理,在成长中留下阴影。
李艺说,父母双方应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关键作用,父母应肩负起抚养子女成长的责任,尤其是对更加需要亲情关怀的农村留守儿童,即便父母离婚了,也不妨尽量抽空多回家看看孩子,实在不方便也可以打个电话、发条短信,增加和孩子的沟通。
进一步减少留守儿童是关键
我市“大农村”的市情决定了关爱照顾留守儿童群体,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彻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长远战略是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吸引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从而大量减少留守儿童。市关工委调研发现,近两年来,璧山、长寿等县区因当地经济迅速发展,不少农民工陆续返乡,留守儿童数量每年约减少300—500人。如璧山县从2009年到2011年,留守儿童减少2557名。同时,还要推进户籍改革、小微企业发展等,推进留守儿童跟随父母一同迁移。
王纬虹建议,首先政府应给予专项财政支持,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行经费的标准。
其次,在对留守儿童物质关爱的同时,重点解决“亲情缺失”带来的心理卫生问题,教育部门尤其要尽快为每所农村学校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同时,也要强化留守儿童父母的法定责任,加强对其法制教育。
最后,还要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及假期生活。针对很多留守儿童假期无人管的严峻现实,建议依托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创办留守儿童“假日乐园”、“校外辅导站”等,寒暑假把留守儿童集中起来教育管理。所需费用,由留守儿童家长和公共财政共同承担,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政府予以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