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坪坝区土主镇有一座看上去有些奇怪的“建筑”,远看像不食烟火的庙宇,近看像展览馆。在这座建筑的前方矗立着张治中雕像,这里就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旧址。
日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旧址入选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为什么国民党会把办公室搬到庙宇里?在这个地方又发生过怎样的传奇故事?近日,记者走近了这个旧址——
为躲轰炸 国民党“进”庙办公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旧址的所在地,原名叫三圣宫,属于清代寺庙建筑。
据文献记载,三圣宫距今200多年历史,是一处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庙宇。记者发现,三圣宫非常“豪华”,由山门、前殿(前厅)、戏楼、黄金堂和左右厢房构成,还有水池、石缸、花坛等附属建筑,十分雅致。
1938年12月9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进驻重庆。其政治部留渝期间,一部分在渝中区两路口,一部分在沙坪坝区三圣宫办公。抗战期间,位于重庆市中心两路口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受到日本飞机狂轰滥炸的威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于1939年迁驻三圣宫。时任政治部部长的张治中住在三圣宫的黄金堂次间并在此办公,直至抗战胜利。
为“和平” 他敢与蒋介石翻脸
虽说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旧址,但在张治中任职期间,他曾做了不少“和平工作”。
“张治中在民族危难的时刻,识大体,顾大局,是大英雄。”长期致力于红岩文化研究的本土学者樊家勤说,张治中在重庆工作的时期,为了民族团结、国家和平,他不惜与蒋介石翻脸。人称“和平将军”。
樊家勤介绍,1941年春,由国民党顽固派一手炮制的皖南事变震惊中外,激起全国人民对国民党罪恶暴行的一致谴责和抗议。事变次日,张治中连夜奋笔疾书,给蒋介石写下万字谏言书,对国民政府在民族存亡系于一线的关头残杀自己同胞、背信弃义的可耻行径痛心疾首,并再次忠告:为赶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国民政府只有与中共精诚合作,比肩抗敌。
此后,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所进行的三次正式谈判,张治中参加过两次,分别是1942年和1944年。
“关于张治中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旧址的故事,是重庆历史的一段佳话,也是重庆抗战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樊家勤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