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等承担。“社会组织”的作用及其发展情况再次引起广泛关注,随着一系列新政策陆续出台,包括重庆在内全国的社会组织迎来发展新机遇。
“长得快、体质弱”发展不均衡
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庆市社会组织发展较快,近两年更以每年15%-20%的幅度快速增长。截至今年6月底,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已有12602个,其中社会团体655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6008个、基金会44个,从业人员13万。
这是不小的成绩,但拿到全国去看,发展潜力还非常大。
到2012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有49.9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7.1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2.5万个、基金会3029个,从业人员1000多万。
重庆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余东海用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来比较:美、英、日等发达国家都超过100个,我国平均5个,重庆为3.57个。
如果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按照3000万人口计算,重庆市的社会组织应有15000个。
“长得快,体质弱,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社会组织的发展都不均衡,整体水平良莠不齐”,余东海一语道破重庆市社会组织发展现状。
重庆市房地产业协会算得上重庆市社会组织中的佼佼者。5年前房协从市国土房管部门手中承接了每年春秋两季的房地产展示交易会。之后,通过一系列努力,交易会在重庆,乃至西部地区都有了很大影响。
会长莫元春对记者说:“我们还在推动企业诚信建设、加强对企业的信息服务等方面承担了大量政府‘想做不便做,要做难以做’的工作。”房协最近被市民政局授予重庆市5A级社会组织称号。
5A级是重庆社会组织评估的最高等级。目前全市1万多个社会组织仅有25个被授予5A级称号、11个被授予4A级称号。
“重庆目前拥有5A级称号的社会组织还太少,星级评定包含基础条件、工作绩效、社会评价等六个方面,是对社会组织的综合评定。
由于种种原因,重庆市尚有大量社会组织未参加等级评定,未获星级评定的社会组织尚难承接政府转移的部分职能”,余东海如此评价。
“补气血、强筋骨”壮大社会组织
健康活跃的社会组织有助于政府转变职能,激发社会活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探索为社会组织“补气血、强筋骨”的路径。
在已开展的探索中,“直接登记”、“政社脱钩”、“政府购买服务”等举措尤为引人注目。
直接登记降低了准入门槛。按照现行法规规定,我国社会组织登记一直实行“双重管理”制度,社会组织必须先拿到所在行业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批文件,才能到民政部门申请登记。大量社会需要的社会组织因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登记。
直接登记则把前置审批改为事后监管。广东、北京等19个省份陆续开展或试行了直接登记,除法律有规定需要进行前置审批的外,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均可直接到民政部门申请登记。
重庆市近两年也开始尝试,目前已有1200多个社会组织进行了直接登记。
脱钩推动了社会组织的去行政化,增强了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和活力。
“作为试点,重庆在全国较早推行实施了行业协会与行政党政机关脱钩改革工作。”余东海说。
“2004至2007年期间,重庆市实施了行业协会和党政机关在人员、资产、办公场所、利益和职能5个方面的脱钩分离改革,基本理顺了党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商会的职能关系。”余东海说,这次脱钩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200多名厅级干部在内的3289名干部辞去协会职务;清理并收回了行业协会占用政府机关的4900余万元国有资产,退出了16万元被占用的社会资产。
政府购买服务成为支持社会组织发展新亮点。
大渡口区文广新局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曾因人手问题和技术壁垒颇为头疼。文广新局通过政府采购程序选定一家社会组织来帮助制作,局里只负责出思想和监督执行。
这次“外包”做出来的规划专业、漂亮,非常顺利地通过了评审。局长唐勇说,“我们购买服务,既能帮助扶持社会组织成长,又有助于政府部门腾出手来抓大事。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放权于专业社会组织的很好的尝试。”
“政府购买服务”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服务几乎都由政府或者事业单位等机构来提供的状况,既能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又能扶持社会组织成长。
由民政部公开的消息称,“政府购买服务”已逐渐扩大到医疗卫生服务、教育服务、社区服务、培训服务、就业服务、计划生育服务等诸多公共服务领域。
2012年,中央财政首次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项目,今年又安排2亿元。全国社会组织积极响应,经过严格评审和立项,两年共立项847个,其中重庆有31家获得总额1017万元的资助,带动了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2000余万元的投入。
培养在阳光下成长的现代社会组织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要达成这个目标,除了“松绑”外,还需要政府加强监督管理和服务,使社会组织在阳光下成长。
降低准入“门槛”后,直接登记量会大增,政府管理部门很多工作也将从事前审批转变为事中事后依法监管和服务。
对那些虽已登记,但却长期不开展活动、不参加年检,或其行为触犯法规、主管部门已撤销了业务许可的社会组织,民政部门会依法撤销其登记。据介绍,重庆市去年就有154家社会组织被撤销登记。
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建北大社区党委书记孙燕说:我们社区有2.1万人,却只有10个工作人员,任务繁重。在实际工作中,感到有很多工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做得更好,比如居家养老服务、劳释和吸毒人员的社区矫治、困难和残疾人员的帮扶与心理疏导、大量的各类社会调查等。但我们目前既不清楚购买服务的具体范围,也不知该向什么样的社会组织购买?购买的费用从哪儿来?
实际上,孙燕关注的,正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要通过加强管理来解决的问题。“政府购买服务”买什么、向谁买、怎么买都需要有条件、有标准。如果不加强监管,就会出问题。
7月3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对制定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和程序、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管理、建立严格的监督评价机制和对购买服务项目进行动态调整等五个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答记者问时把加强监管归纳为三条:一是修订涉及社会组织的三个行政法规,把社会组织的资金、活动、行为都纳入到监管之中;二是促进社会组织活动的公开透明,增强行业自律,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三是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把民政部门实行的登记、年度检查、执法、评估的情况和社会各方面对社会组织的反映、评价及时反映在信息平台上,以利于加强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同时,国家也加大了顶层设计和推动的力度。国务院公布的机构改革任务分工中,针对推动社会组织发展详细提出了一系列限时完成的具体工作。比如2013年9月底前提出“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方案;同年12月底前完成《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行政法规的修订工作,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综合性指导意见也将陆续出台,并要求在2017年以前,基本形成我国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新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人们期待,随着各项政策的到位和全社会的努力,我们的社会组织会通过阳光运作更快更健康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名词解释
什么是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又称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对应国外一般称为非政府组织,在我国是指政党、政府之外的各类民间性组织,主要包括:1.冠以协会、学会、研究会、商会、促进会、联合会等名称的,基于一定社会关系形成的会员制组织——社会团体;2.由民间出资成立的,直接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各种民办学校、医院、福利机构等非会员制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3.基于一定财产关系而形成的财团性组织——基金会;4.部分中介组织和社区活动团队。
社会组织具有民间性、自愿性、自治性、非营利性、公益性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