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2点,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毕业典礼正在进行。
会场的门,突然被推开,三位“不速之客”闯了进来,打断了学院党委书记任波的毕业致辞。
“对不起,对不起!听说他们马上要离校了,我们赶过来把奖金发了!”原来,三位“不速之客”是重庆渝爵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应龙一行,他们想在毕业典礼上为在该公司实习的余泽华等5名同学颁发10800元的实习奖金。
2个月前,当该学院向袁应龙推荐5名实习生时,袁应龙还一度不信任他们的能力,为何现在却颁发奖金,还主动邀请5人去就业呢?
签下300万元订单,让企业收获惊喜
“公司有很大一部分业务是对外的,这对员工英语、沟通等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还要能吃苦,高职生能行吗?”袁应龙的公司曾经招聘过不少重点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但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都很难达到公司的要求。
正是有了前车之鉴,因此,当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孙雪梅院长向袁应龙推荐余泽华等5名学生到企业实习时,袁应龙对5人并不抱期望。
让袁应龙没想到的是,实习期刚过一半,他就收获了一份惊喜:实习生黄亚美,成功签下一份价值300万元的订单,而在随后的日子里,其余4人也成功签下几份订单。这一切,完全出乎袁应龙的意料。
那么,余泽华、黄亚美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实习只是我们进入社会的一个过程,在公司中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才能把握住机会。”余泽华回忆,刚到企业时,虽然企业的外贸业务让他们所学的商务英语专业有了用武之地,但刚开始难免磕磕绊绊。“我的英语水平比较差,但公司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黄亚美还记得第一次和客户交谈时的窘迫,“面对面交谈时,听不太懂人家说话,不只是脸红,我差点要放弃了。”
为克服自己英语听力不足的问题,黄亚美和其余4名同学之间开始尽量用英语交流,纠正自己的发音,同时向学校老师请教。
“这些学生能吃苦,又善于把握机会”
正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再结合所学的知识,黄亚美和余泽华等人敏锐地在公司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发现了商机。
“很多国外客户都会浏览公司网站,一部分会留下联系方式,但此前由于网站缺乏管理,再加上公司大部分是技术人员,英语能力有限,因此这个平台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黄亚美介绍,正是通过这个平台,她和同学们联系上了很多国外的客户,那笔300万元的业务就是通过这个平台谈妥的。
有好多次,黄亚美和客户都是聊到了凌晨一点,不管对方是了解产品规格或是询问产品缺点,她都会及时解答。黄亚美说,为了打动仍在犹豫的客户,她只要一看到对方在线,就会主动跟他聊天,帮他解决问题。在黄亚美的坚持下,两个月后,该客户从乌克兰赶到公司实地考察,并签了订单。
正是余泽华、黄亚美等同学在实习期间优异的表现,让袁应龙彻底改变了对高职生的看法,“这些学生能吃苦,基础知识掌握得好,又善于把握机会。”
如今,袁应龙留下了余泽华、李飞、黄亚美、廖佳伟、程晓娟这5名实习生,与他们签订了就业协议,“这样的人才要‘先下手为强’!”
该校孙雪梅说,培养人才好比是生产“商品”,而用人单位就是这些“商品”的购买者。“或许把学生比作商品不太合适,但我们认为培养一名学生,重点就是要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吃饭问题,也就是就业问题。”孙雪梅介绍,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说明学校生产的产品有问题,学生毕业了,“企业用得上、留得住,这才叫办学成功。”
届时,这万余亩农场建成后,每月有花开、每月有果采,是市民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