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庆育接受记者专访,就环保“五大行动”及人大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杨庆育认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将是大气污染防治及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
PM2.5治理是个长期过程
去年,我市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了340天,主城区空气质量取得显著改善。但在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后,我市的空气质量不容乐观,杨庆育表示,PM2.5的治理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杨庆育举例说,按旧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衡量,去年一季度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74天,但在纳入PM2.5进行考核后,今年一季度,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仅为27天,这其中有天气等客观原因,但也说明我市大气污染防治依然任重道远。
杨庆育认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在于总量减排,“不是某一污染物的排放指标,而是在污染物总量上进行控制。”杨庆育介绍,目前,包括重庆在内有8个城市在试行碳排放交易,但对城市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对总量进行分配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如果总量确定了,我们就可以把总量按区县、大型企业等进行分配。某一区县或企业的排放总量超过了分配额就必须付出购买成本。”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污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面源污染是农村环保的薄弱环节
从今年开始,我市将实施新的环保“五大行动”,其中田园行动的目的就是解决农村环保问题。那么农村环保的重点又是什么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面源污染是农村环保的薄弱环节,也是必须重点解决的环节。”杨庆育分析说,我市农村面源污染点多面广,这一方面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家禽饲养场所分散,粪便直排,随雨水冲刷就排入江河中。此外农村施肥等也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杨庆育认为,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除了要变分散饲养为集中饲养,建立沼气池,使污染物变为清洁能源外,重点是要解决农村的生活垃圾收运及生活污水治理问题。
“现在实施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过去的12年已经投入了6亿元,对600个村庄进行了治理。但这还不够。在今后两到三年里,还要投入11亿元,对1100个村进行污染治理,重点就是垃圾和污水。”杨庆育介绍,主城区和各区县都建成投用了垃圾处理场,按“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模式加快建设垃圾收运系统。此外,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农村已经建成户用沼气池156万户,大型沼气工程140余处,主要处理农村人畜粪便。
“环保世纪行”要依法监督不怕揭短
历年来,人大组织实施的“环保世纪行”活动,结合媒体的监督报道,对我市环保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杨庆育表示,“环保世纪行”是“人大行使环境保护监督权力的有效方式,特别是对突出和重大环保问题的曝光,促进了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比如次级河流的综合治理,推动民丰化工厂搬迁等。
杨庆育表示,今后“环保世纪行”将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重庆市建筑节能条例执法检查、环保“五大行动”等进行重点关注。
“人大监督的责任就是纠偏,‘环保世纪行’不怕揭短。揭短不是要让责任主体尴尬或难堪,而是要让责任主体确实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杨庆育表示,人大的作用是要依照环保法规,督促政府对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督促各级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还要加强对环保违规行为的巡查,督促和监督严格执法。
杨庆育强调,媒体在“环保世纪行”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他强调“媒体对环保违规行为的曝光是必要的,更是媒体的责任。”杨庆育认为,媒体应加强环保相关知识的学习,要有独立判断能力,不要随大流,多采写与环保相关的深入报道,实事求是,最好进行跟踪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