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往往面对一个悖论:拆迁,政府和百姓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不拆迁,老社区就可能变成环境脏乱差、治安多忧患的“贫民窟”。如何跳出这个悖论?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江畔的嘉西村,通过环境整治、居民自治、传承社区文化等,让老社区焕发出新活力,带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环境整治,不搞“面子工程”
谈起过去的嘉西村,这里的居民依然会皱眉头。由于建设年代较早,设施缺乏维护管理,一些住户私自改造房屋,乱搭乱建,以致社区里阳台变棚户,庭院变垃圾场,四处电线交错,污水横流。居民无法忍受日趋恶劣的环境,纷纷搬离,只剩下一些老人和租住的外地民工。“那时小区脏乱差,弥漫着臭味,说它是‘贫民窟’也不为过。”在这里居住了13年的李小华回忆说。
到底是拆迁还是整治?渝中区政府选择了后者。这种整治不是仅外立面装修那样的“面子工程”,而是一项“洗心革面”的民生工程。资料显示,自2010年起,渝中区政府对嘉西村环境进行了两年的综合治理,整治内容涉及建筑外立面翻新、人行道改造、排水设施改造、消灭“无灯区”、拆除违法建筑和水表电表改造入户等,1500余户居民从中受益。
整治以前的嘉西村,每栋楼只设一个水表和一个电表,收水电费时,居民往往因分摊问题争吵不休。在整治行动中,政府说服供电和供水企业,采用政府、企业、居民分担改造费用的办法,实现“一户一表”,解决了这个难题。
经过一番系统整治,嘉西村焕然一新,参天大树与青砖灰瓦的建筑相互辉映,外墙上蜘蛛网般的电线全部被集中装进铁皮箱,绿化带和人行道上没有一点垃圾,古色古香的门牌店招、吸水防滑的黑灰色行路砖,让人感觉这不是一个居住小区,而是一处旅游景点。
老百姓家里也亮堂多了。记者入户采访时看到,政府为居民家的凉台统一换上了防晒的绿玻璃,添置了更加牢固美观的晾衣竿,还为居民的空调外机安装了统一的防护架,居民们“饱了眼福、享了清福”。
2012年,嘉西村被评为2012年重庆市10个“最美小巷”之一,背包族们常常站在这里远眺嘉陵江,触摸老重庆。
居民自治,改变软环境
在新建社区,居民一般能承受物业管理费,愿意聘请物业公司来管理社区;而老社区的居民们因收入不高,不愿支付物管费,社区管理往往成为真空。解决这道难题,嘉西村靠的是居民自治。
2011年7月,嘉西村成立了自治管理委员会,7名委员由全体居民投票选出。自治委又聘请了9名义务管理员,担当巡查社区、接受居民投诉、宣传政策、调解邻里纠纷等职责。
52岁的杨元富在嘉西村居住了4年,从重啤公司提前退休后当上了义务管理员。开始时,老杨很苦恼,因为有些居民“不服管”。比如有的居民在社区遛狗时不清理狗粪,他上前提醒,对方态度强硬,觉得他多管闲事。但慢慢地,情况有了好转,杨元富告诉记者:“他们不清理我就主动上前清理,逐渐得到了大家的理解。现在,居民遛狗时已不需要我提醒了。”
嘉西村居民们说,社区以前没人管,时有偷抢案件发生;现在社区24小时联防,情况有了很大改观。前一段时间,31号楼的付老师去北京旅游,没有锁自家房门,管理员发现后就通知派出所来查明情况,帮付老师把门锁好,这期间付老师家什么东西都没丢。谈起软环境的变化,59岁的居民李权芬深有感慨:“哪家的麻将声太吵,哪家的狗叫声太大,管理员们都会上门提醒,大家的生活都上了一个档次。”
文化魅力,让老社区永葆芳华
嘉西村位于渝中半岛西部,毗邻周公馆、特园、怡园等文物建筑,社区内坐落着抗战时期爱国民主人士鲜英、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故居,但这两座故居长时间被占为他用,几乎被人遗忘。此次整治嘉西村,它们得到了很好的修缮。
鲜英故居整治后成为社区居民议事厅和自治管委会办公区,既优化了公共空间,也传播了社区文化。而马歇尔故居现已腾空并得到重点保护,将以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向公众开放。
据渝中区市政管理局局长陈勇介绍,嘉西村整治以环境整治为基础,着力突出市井文化和抗战文化,突出其独特魅力。
记者看到,整治后的嘉西村青砖勾白缝、绿树掩群楼,充分保留了老建筑的气质,让本地人感到很古朴,外地人感到很“重庆”。青街老巷,让你仿佛身处记忆中的老重庆,经常有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看到嘉西村的大门后自己进来游览。居民田良萍说:“我们有时候还充当解说员,陪游客走一段,或者在亭子里坐着聊天,很多游客都是特地来这里寻找老重庆记忆的。”
陈勇认为,一座城市,面子是大街,里子是小巷。小巷社区,体现的是民生情怀和城市温度,没有小巷的舒适就没有城市的宜居。整治嘉西村,秉持的正是这种理念。
|